“自制力强的人,都不会很差:能坚持早起,能坚持锻炼,能坚持读书;不会消耗自已的时间去和人家争论,不会浪费太多精力去讨好无关的人。”那么,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佛学解说:十二因缘图解是怎样的? 图中每一个箭头就是指一个单向的因果关系(A导致了B)。无明是一切的源头,有了无明,就有自以为自己存在,世间有东西属于自己的“行”。 这种执着影响着“识”,我对“识”的认识是人类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价值观之类的。“识”的作用影响着我们怎么看世界(名),同时也会激发我们去改造客观世界(色)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看待世界和影响世界的行为通过五感和思维(六入)影响我们(触),这里有让人愉悦的“受”(“触”的结果),也有痛苦的“受”。痛苦和愉悦两种不同的体验激发出偏好(爱)的心理。而有了偏好,就有了偏好的行为(取),“取”和“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行”的来源是“无明”本身,而“取”掺杂了因缘循环中的其它东西,加重了“行”。 以上的整个从“行”开始最后又回到“行”的另一个面,“取”的循环叫做“有”。也是“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过程。这个“有”就是没有觉悟的人的人生,是肉体活着的时候的轮回。而在“有”的基础上就有了“生”和“老死”的结果。人死后,身体毁灭,但是仍有“识”留在世上,所以死后也存在着轮回,痛苦没有止息。 需要说明的是“行”到“识”的箭头与其说决定不如说影响,因为唯识学认为识里面也有执着以外的东西。同时有的箭头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有了“六入”就一定会有“触”,然后必然会有“受”。能够终止的是从“无明”到“行”的箭头。 这里谈一下末学的个人看法,我认为成佛的人同样会“死”,这个死指的是肉体的毁灭。所谓的不入轮回其实是说没有“有”的轮回,而且死后根本不会留下“识”,因为佛是不执着没有对立观念的(唯识的理论还没具体学习,这里先不具体描述)。消除“无明”到“行”的因果不是说就能永生,而是对死亡有了新的理解而不会经历死亡的痛苦。 你可能也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