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周易网!
中国周易网图
爱情桃花运势预测,八字运程测算、宝宝起名改名、号码吉凶,姓名打分
在线免费算命
免费取名改名
八字精算(推荐)  在线起名(大师起名)  八字合婚(囍)  姓名测分  号码测算  免费起名(新)
人气最旺易学联盟
当前位置: 气功功法

金刚长寿功

来源:中国周易网
中国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摄生、养生学术,素为世人视为瑰宝。生死之道,重“气、体”二字。“气”生万物,“体”包万物。“气”为之本,“体”为“气”之寓。无

中国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摄生、学术,素为世人视为瑰宝。生死之道,重“气、体”二字。“气”生万物,“体”包万物。“气”为之本,“体”为“气”之寓。无“气”不成“体”,无“体”不成“气”。故讲道不离体,离体不为道。“气、体”即道德、性命、内外、阴阳。《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又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次其道生。”

《金刚长寿功》是我国道家祛病强身、健康长寿的一套秘不外传的优秀。它吸取我国传统优秀的文化之精华,应“天人合一”之自然规律,结合“阴阳五行”中医理论,由《金刚功(外八部)》和《长寿功(内八部)》两部功法复合而成。金刚功为阳、为刚、为外、为显、为离、为火、为乾、为体、为后天、为基础;长寿功为阴、为柔、为内、为隐、为坎、为水、为坤、为神、为先天、为上乘。修炼金刚长寿功实为内外结合、刚柔结合、乾坤结合、坎离结合、先天之气与后天脏腑五谷水化精微之气结合。长期习练可以达到“天人合一” 、虚空无为的境界和性命双修、阴阳平衡、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金刚功练外功,练形体,练五脏六腑。运用双臂变成横一直的直线弧形,用刚性内劲之气疏通全身的经脉。坚持习练能调节、理顺四肢,使身躯、骨骼、关节的连接舒畅,能调整身体中柱脊椎骨的某些变形与错位,使其神经系统恢复正常;能协调五脏六腑运作,排除体内各种病气,强身健体。

长寿功练内功,练心神,练人的先天之气。它着眼于松静自然,存心凝神,采用许多柔和的曲线弧形动作,沟通天地先天之气与人体脏腑元气交融。长久练习,使人进入“玄牝之门”,练精化气,练气化神,五气归元,最终达到练神还虚、复归无极、无思无为、物我两忘而“天人合一”的无极境地。此乃长生之道也。

外气动诱发内气,内气动则带动外气。先天气赖后天气培育充养,后天气的先天气以活力资助。故金刚长寿功刚柔互辅,内外交融,阴阳结合,实为道家养生长寿之上乘功法。

本功法不分男女老幼均可练习。少壮练之长智长力;老大练之长寿长生;健者练之增气增力;病者练之,除疾除根;胖者练之正常减肥;瘦者练之体重增加。不出偏差,更无走火入魔。金刚功外刚,强劲好动,象征阳气方刚,宜在清晨阳光快出时,选择一幽静环境习练,让全身金刚之气与朝阳相映同辉;长寿功内柔,虚静,宜在深更夜静,晶莹的月光下习练,意景相宜,功效倍增。

守株待兔,故不可取;叶公好龙,亦非所宜。邻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亡羊补牢,何如未雨绸缪。入门引路须口授,工夫无息法自求。欲健壮而长寿、长寿还健壮者,朝练金刚,夜练长寿,百天四月,自己可知,亲友可见,长期坚持,倒啖甘蔗,渐入佳境!贫道讲求实际,不爱多言。

“道生之,德蓄之。”金刚长寿功讲德。若恬淡虚无,心神宁谧,豁达开朗,顺应自然,人之元气必定聚集,周流于身,长寿则不难矣。

昔道祖邱处机秉王重阳全真教之精义,集众家之所长,深受元太祖器重,赐号“神仙”,进爵“太宗师”,掌管天下道教,乃造就道教风靡鼎盛之势。邱祖创立全真龙门派,人才辈出,代有高人沿袭相传,其辈份字号经历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累计二十二代。吾师祖席永贵,全真龙门派正宗第十八代,为湖北省山太子坡住持;师爷王圆吉,全真龙门派正宗第十九代,接任武当山太子坡住持;师傅刘明苍,全真龙门派正宗第二十代,出家于大天竺山铁钟坪大庙,后云迹陕西省华县福城山(即少华山)碧云庵人当家。收徒弟十七人,香火余烬,进仅存吾一人亦!

《金刚长寿功》为历代单传之功法,知者甚少。由于历代皆是口传,无文字留下,社会上尚无此功法,即便道友中也未流传。吾十七岁于华山遇师刘明苍而出家。承传此功,六十八载习练不辍,获益殊深。今虽年居九十有八,因得师之法,又承天施大恩,体格还算硬朗。

为宏扬祖国道教文化,为炎黄子孙乃至全人类的文明昌盛、福寿康宁,遵循祖师“代代传,不能断”之遗训,将此单传口述之秘法,结合自身数十年修炼之心得,整理成文字公诸于世,以期望对众生作微薄贡献,使功德更大圆满。愿历代祖师颌首微笑,助我修成大道也。

金刚长寿功_张至顺道长,道号米晶子金刚长寿功是中国道教气体养身法,久练健身强体而长寿。

《金刚功》是外八部,外八部金刚,可以祛病、健身。处处都要用力。

一:起势,双手插顶利三焦。三焦分别是人体以胸、肚脐为分界点分上中下三段。从外用直立、用刚立,八个大动脉(阴跷脉、阳跷脉、冲脉、带脉、任脉、督脉、阳维脉、阴维脉)总结起来,把气提起来,归拢到中焦直行为脉,横行为络,内通五脏,往外365骨节,84000毫毛。阴阳气一冲一合,往上举到劲慢慢地走,往上冲要用力,往下合要压。

二:手足前后固肾腰。每个动作要用力,慢慢走。

三:调理脾肤需单举。调理脾脏有两个大络在两肋,脾就是脾里肤外,药物治疗不到,。向上猛举,向下猛按,用力—翻掌—攥拳—合拢,用力往上举,像举千斤重,用力往下按,就像按只猛兽。翻掌要猛,攥拳合拢也要用力。一举一动都要用力。

四:左肝右肺如射雕。用力转2圈,提上来,攥拳。左:左腿弓右腿蹬;右:右腿弓左腿蹬,用力拉线用劲。

五:回头望足去心疾。左:左手往下往后扠(右脚),左脚弓,右手往前推,右脚蹬,身形一致,两手一致,就像一条直线。心思要稳定,

六:五劳七伤向后瞧。慢慢转身,两手交叉往下按拢。慢慢向后转看到脚跟,再慢慢转到正面稍停,然后再转。脚要把稳不要动,调整带脉,带在胸下、脐上,联系七个大脉络,随自己几遍,最少5遍,运功每个动作要慢。五劳七伤:五劳(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睡伤脉、久思伤神),七情之伤(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风寒暑湿燥火外感)。

七:凤凰展翅周身力。转三圈,手转圈,眼随手,点头,凤凰三点头,不要急,点到脚背,两手是个直线。转动的时候要用力,也要快。全身上的筋骨气血都会转动,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命门)。上阳之光练习最好

八:两足顿顿饭嗜消。两臂靠紧,牙叩住,脚尖持地,脚跟往上提。往上一提,冲脉往上,督脉往上提,任脉往下降。2大3小。脚心是涌泉穴,肾脏的海底。收功:从下往上到口鼻分开,慢慢慢慢往下降。

《长寿功》是内八部。处处逍遥自然,随其自然,心要放宽,心里要达到和平,不要用心,不要用意。

一:窃吃昆仑长生酒。昆仑山下一清泉,泉中有水流万年,有人窃吃泉中水,活个长生不老仙;龙吸九江水,虎登万重山,阴阳交换处,火内开白莲。口吞日月,水至气海穴。

二:升降日月任督走。阴阳两气,行走任脉和督脉。上行向外转,下降向内转。

三:内转行八卦。太极分两仪,两乳房为两个太极眼。八卦:推是一卦,上来是二卦,下去是第三,往后是第四,再推动是第五,上来第六,下来第七,转后第八。八卦分八方。人身分八方(头、身、前、后、手脚各2斜方)。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五行就是分内五脏,金木水火土。

四:大转逍遥乐无忧。太阳升降的摆落。慢一阵快一阵,慢到快,快的时候猛转,转一大周。慢心里要放。快慢都要求自然,慢慢的转动。

五:大雁腾空降吉祥。要潇洒要自然,体内气血很平衡很自然。头为天身为地,体内的气也要看,去感觉。

六:浪里行舟漂海洋。小船在水面飘荡,人在船上心在太空,人逍遥自然。

七:白鹤踏波定神思。缓和,稳当,稳定神思。

八:鱼沉海底寿命长。上下几遍不计数,随心。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五禽戏

    五禽戏 虎戏: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躯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三次。继而两手先左后有向前挪动,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

  • 五行掌

    五行掌 是五台山传下来的养生祛病功法,其特点是三调并用。动静兼练、刚柔相济、虚实变换、松紧相辅、运动全面。五行掌包括预备活动和推、拓、扑、捏、摸五种功法,可根据病症

  • 本尊观想法

    本尊观想法 本尊法,即是佛家密宗修持者在诸菩萨中,选定一位与你有缘的佛尊作为本体尊,观想自身变成本体佛的修法。《大日经》说:“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本

  • 藏密功法之“破凹”法

    藏密功法之“破凹”法 “破凹”是藏语的译音,其意是开顶。此功法是密宗脉气学修炼的关键功法之一,不修成此功法,就无法达到更高的次第。其修炼方法和程序是:紧接着灵热功法

  • 宝瓶气修炼法

    宝瓶气修炼法 宝瓶气是内法的基础,要在外法本尊相应了才修。 修宝瓶气之前,要做“九节佛风”。 以前讲九节佛风都是先由右鼻孔吸气,然后再左鼻孔出;再左鼻孔吸,右鼻孔出;

  • 道家小还丹功法

    道家小还丹功法 “还丹”是中国传统内丹功法之一。还丹分为“小还丹”与“大还丹”两种,目前称为大小周天功。周天功法经过数千年的流传,由于历代气功家根据自己练功实践的经

  • 道家静坐十二心法

    道家静坐十二心法 一灵独觉法 当做工夫时,宜绝念忘机,静心定神;提防动心起念,惟有一灵独耀,而归真返朴;此时便易入无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尽皆消殒,归於寂灭。在

  • 无生经导引疗法

    无生经导引疗法“无生经导引疗法”是一种静动自我疗法,主要借助存想并配合一定的呼吸形式,培植元气,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该疗法源于《无生经》,作者无法考证。目前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