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周易网!
中国周易网图
爱情桃花运势预测,八字运程测算、宝宝起名改名、号码吉凶,姓名打分
在线免费算命
免费取名改名
八字精算(推荐)  在线起名(大师起名)  八字合婚(囍)  姓名测分  号码测算  免费起名(新)
人气最旺易学联盟
当前位置: 气功功法

九曲连环功 静功

来源:中国周易网
静功是整套功法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练功层次深化进一步提高治病健身疗效,激发特殊潜能的高级阶段。同时要认识到:动功是静功的首要前提;静功是动功发展的必然阶
静功是整套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练功层次深化进一步提高治病疗效,激发特殊潜能的高级阶段。同时要认识到:动功是静功的首要前提;静功是动功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动静相兼的具体体现。为了更好地深化练功层次做到动静相兼特编排了三套静功:一是和《九曲连环功》相配属的《九曲站桩功);二是和《八台九转功》相配属的高级静功《三照归一静坐法》;三是和第三套动功《双合归一功》相配属的《九层静修法》。只要按步就班的认真学练久而久之在老师指导下,在不同程度上必然会激发出人体潜在机能,进而在某些领域揭示出人体生命之奥秘,于是逐次达到练精生真气,练气合阳神,练神合大道的高级境界。然而静功在体式上又有站、坐 卧之分。现在先讲一下九曲站桩静功的练法和机理,然后再讲后两套静功的练法和机理,这是练好静功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第一套静功 九曲站桩功 (一)特点和效应 遵循道家静功的基本原理和编者在实践中研究探索而编成的、和《九曲连环功》第一步动功用配属,一动一静,动静相兼,各展其长,它是练精化气打对初关的重要阶段。它的特点是体式简单,易于学练,得气很快,气机和畅;将会进一步疏通经络,平秘阴阳;进而气行脏腑,通于任督,而自然出现“小周天”运转;气机运行与八卦相合;有的还会出现轻柔、舒展,运转自如的自发动式;练功日久还会逐步加深练功层次。而激发出人体潜在的特异功能,于是会产生奇特微妙之功效。 (二)站桩的要领 两脚中行,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舒适站立;转掌侧前捧气,缓慢上托,上至头顶,向下贯气,松肩落肘,外导内行,向下导引;两臂左右分开,停于小腹侧前,虚腋悬肘,双带内含,五指疏开,中指内跷,双掌斜照小腹中指直指下丹田深处;舌顶上腭,口齿微闭;双目平视,收神闭目;头正项直,下腭后收,腰胯放松,双膝微曲;呼吸自然意静神宁,从意照下丹田逐渐转入无意无意,松静站桩,使全身处于安静舒适良好的态。 但是要注意,在站时中应等候气机自然而生、自如运转为队。如出现自发动式时,不必惊疑,可任其自然,随式而动;无自发动式千万不可刻意追求、站桩时间初期应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以后可逐渐延长到一小时左右。收功时要先用意念收,默念三遍“现在收功气归丹田”,然后双手侧前捧气至头顶上方,向头顶贯气,双掌斜向下,外导内行,气入下丹田;然后再分手侧后划弧,向命门贯气;转掌从腰部问前伸臂,顺势向上捧气,至头顶上方,向下贯气,松肩落肘,气入下丹出(脐下一寸三水平向后至直肠前),双手内照停留片刻,将气收净。最后搓手、洗面、梳头,双手从颈后部至颈部两侧,由胸前向下至脐下稍停,然后再垂臂于体侧。最后缓慢睁开双目,至此收功完毕。 (三)静功站桩的主要机理 双掌在左右侧前斜照小腹,中指内跷直指下丹田,是由于掌心不仅有劳宫穴,而且还有手八卦;下丹田又是个蓄气,气化之所。所以当全身放松、思想入静、双掌内照,安神站桩。就引气在下丹田进行三环九转即水平顺转三周,逆转三周,再如车轮立转三周。初期,从微动逐渐转变为显动,即认晃动到摆动。动或从颤抖到扭动旋转;中期将会出现柔缓的类似于舞蹈或动式。后期将会感应体内产生较强的气机运动。会从下丹田起动,沿督脉上升,后上前下,阳升阴降进行任督运转。同时有利于还精补脑之功效;应有可能出现阴升阳阡,前升后降的乾坤倒转,总之气机运动要任其自然。不可机械地定向运转,只要气沿任督运转而产生微妙地气机运动,就有利于达到气运小周天。至于出现自发动式的动因有三:一是由于“静极生动”、二是“气盈而动”,三是“气运受阻而动”。这样有利于出现各种运转自如动式气机运转或运转八卦,于是更有利于疏通周身经络,调和脏腑阴阳气血,进一十调理各种疾病;这样就有助于性命双修,提高智商,激发人体潜能。 至于中指内跷之机理是,由于双手有手六经,中指端有中冲穴,此穴的疏通开合有奇特的功效,如双掌内照,中指内跷后,会使脐中产生微妙的气化反应,感应全身气血顺畅运行;同时也疏通了手六经,这样就会外通头项和四肢,内通五脏六腑,进而言之,中指的中冲穴是“起于胸中,气走心包,中道而行,终于中指端”,故名之为“中冲穴,属于心包络。中医称此穴为“阴血之海”,“因其行速,则气血充盛,旋泻力大。”所以调理疾病效果其佳。在《针灸大成》中称:此穴为心包,实为裹心之膜,此实为“它身生命之地……几乎神矣。”同时心包络又有利于调理各种心脏病。如《灵枢经》中说:“诸邪在于心者,皆在于心包经。”实践证明多数心脏病,都是“心包代心受病”。由此可知心包疏通,心病可愈。再者由于“心主坤志”,“心主神明”之机理。进而还会有助于调节调身之阴阳,调和五脏六腑之气血、于是就增强了整体防治疾病的免疫机能,增进了健康的生理功能;久练此功层次深化后。有的也会跨入挖掘人体潜能,探索出人体生命之奥秘,进而有的会达到练气化神的高级阶段。对于上述这些主要机理,确信今后必将继续得到实践的科学验证。 二、第二套静功 三照归一静坐法 本套静功是遵照道家静功理法之要旨,参照诸家主要静功之精华,结合编者多年的研究和自悟而创编的。是与本功法第二套动功相配属的第二套静功。在第一、二套功的基础上只要静修苦练,有的会进入练神还虚的高深阶段;这也是性命双修的高级静修之法。但是必须明确这是一个逐次深化发展,得之不易的艰辛过程。要求是在德高、气盈、精足、神全的条件下,无为而练、自然而得。绝不能以主观意识,执意追求要达到某种特定目标、否则只能是南其辕而北其辙,甚至有的还会自讨其苦。须知:愈是深化层次.所经历的风险就会愈大。这是修练静功者必须正确认识、深刻理解、慎重对待的要害问题。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不要闷头自练,要随时向功法老师反映修练情况,适时接受老师的必要指导,方可安然无恙。 (一)静坐体式 主要采用盘坐式。可由易到难,先散盘,后单盘。单盘中又分为“金刚盘”(即双小腿右上左下而盘)或“如意盘”(即双小腿左上右下而盘);进而再改为难度较大的双盘,即叫小腿交义盘于大腿之上的“天盘”,据我国台湾修练家南怀瑾先生称:古之静坐有《七支坐法》,其要点是:1、坐盘;2、竖脊;3、手,即将双手以多种结法置于丹田前;4、展肩;5、头正;6、虚目;即虚合双目;7、搭桥(即舌抵上腭)。此七支坐法之要点与古今之静坐要领基本相同。在探讨中颇受启迪。 (二)静坐要领和练法 1、静坐功要领 按坐功作人调好身形,要领是:头正项直,下腭后收,舌抵上腭,含胸拔背,展肩虚腋,双目平视,收回视线,微合双目;左手掌心向上置于小腹前,右手立掌于胸前,拇指与食指相接,此种结法为道家“三清太极手”。 2、具体练法 在静坐要领基础上,注意全身上下内外放松,意静神安,从头上引气,由百会贯入上丹田,手、目、意内照,再至后脑向上至百会,按后上前下,在脑区缓慢上转九周;再由天目穴内,按右、后、左、前顺转九周;再按左、后、右、前逆转九周。然后由天目穴水平向后,引至与百会穴向下的交会点为中心的上开田聚气,再向下入胸至中丹出,再用手、目、意内照,引气按顺、逆备转九周;再按后上前下立转九周;再引气沿背部向下至命门聚气片刻,然后向前引气入下丹田,仍按顺、逆各转九周;可接后上前下立转九周。亦可自上而下按下田、中田、上田顺序按上法运转,运转遍数均不可少于9遍,最多不要超过36遍。然后由百会气沉下月田。最后手、目、意内照下丹田,停留片刻,期待气机按此法自行运转,以达到九九归一的微妙境界。如无自行运转,不必心急,在三田三照九转之后就静静地如老子所言:“清静无为”地静坐,使心神、形体处于虚无之静态。当修练到虚极静笃、真气充足,气机能自发进行微妙运转时将会静中生动,气通三关,运转任督,气运小周天。 然而,要想深化练功层次,可按照修练理法真谛再进行认真修练,还会出现阴阳相交,水火既济,气胎温养出现胎息,气运大周天以达九儿归一,而得大药、于是将会激发出某种高级功夫,有的可进人练神还虚的高级境界。至于收功方法与《九曲站桩静功》相同。亦可不动双手以意收功,尔后缓睁双目即可。从长远观点考虑应以此清静无为练法为主较为适宜。 3、三照归一机理 古往今来道家是十分重视丹田的,如《钟吕传道记》中说“丹田有三,上田种舍,中田气府,下田精区。精中生气,气在中丹;气中生神,神在上丹;真气真水,合而生精,精在下丹。”(丹之所指即丹田)至于三田之位,在《金丹问答》中说:脑为上田,心为中田,气海为下田。《难经》中说“丹田,性命之本。”实质丹田是道家练功聚敛真气、结丹之所。但是丹成之后,运无定位。本套静功并不强调结丹,而是通过三田三环九转和手、目、意内照,而达到 三田贯通、九转归一,就是使精、气、神自然合一,从而达到性命双修之要旨;同时还能达到气运大小周天,激发气机自然运转;以至进入老子所言“清静无为”之佳境。如《三一九宫法》所指之“三一”就是三田合一,其中说“夫三一者,乃一身之灵宗,百神之命根。” 在《至济总录》中“夫欲长生,三一当明,上一在泥丸中,中一在绛宫中,下一在丹田中。”这就是三田合一之至理。 至于运用三照九转之法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归一得药,如《内经》中说;“九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古语说九九归一,天之定理。再如《元气论》:“吞气吞液,液化为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复化为液,液复化为精,精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神……九转九易,既益精矣,即易形焉”,在《阳气黄精经》中:“流丹九转,结气成精,精化成神”。实际上三田九转之法是上三九,中三九,下三九。于是,九九归一,此法合于精、气、神的转化合一之理。如坚持久练,再注重修德,永无私念,始于手、目、意内照、气自运转;进而进入凝神聚气,似有似无,清静无为,练神还虚的高级阶段 但必须注意做到:功德至上,永生不忘;松静自如,顺其自然。因此上述三田三环九转之法,亦可采用三田三环三转之法。静坐时手印亦可采用自认方便习惯的结法。在三照丹田时要注意先照后转,因为照则气强,利于运转;为了有利提高练功层次,在三照时要力争做到:想、视、听并用;并要处于似有似无的微妙静态为宜,切切不可过了执着,更不可陷入封建迷信之泥沼。做到有无随心,大小随意,高低不比,出入自由,水处虚幻,奇妙之高超境界。总之万法归宗,阴阳一气,静心修练,必有所成,身至此境,会自悟其妙。 三、第三套静功 九层静修法 依下一章修练中的理法真谛中所阐述的三个阶段的练法,侧重于整体的概述和静功中练神还虚中的胎息,淋浴、周天运转、打开三关,周天深化,归一得药和练神还虚之法。各位修练者学练之后,对于其中的奥妙已有所了解,通过练功实践也会各有所悟。但从何处下手,如何进一步深化,经过以上三步动动和静功的修练,对此真功实法的关键所在和具体练法尚感不足。为此我在古典气功的有关论述的启示下,并经过名家高手的指点,再结合自身的实践所悟,特立此章,专题深入地加以阐述,以解开理法真谛之所在,以便于自我修练顺畅进展从渐悟到顿悟,切实理解此静修大---!!##!!---法之真谛。 本套静修法可穿插于一、二、三步功中进行修练。重点是练气化神和练神还虚。而以第三步功的练神还虚来说。练神就是练心,练心实质就是练神还虚。如《菜根谭》:“心珠宜当独明”。“学道之人虽日在心,心常在定心常在慧”。如果人生只为欲便如牛如马”因为心主神志、神在心中。练好了心神才能有利于还虚、练心共有九层练法。目的是以了人元大道和先大大道的高功夫。至此方可为大功自成、现将九层静修法分述如下: 第一层就是逐渐除去妄想和游思来练示纯之心,就是要在修练中除去一切私欲。因为妄想来源于贪欲,游思起源于不知不觉之中。戒除之法在于止观。何谓止观,“止者止念,观者观心。”即把妄念和游思止于脐中和向门之间稍下一点的虚无之处旧中佣目内观,用照,而目要意气合一,同守此处。这也是渐法,佛家称此为止观双修;道家称此为性命双修。目观要做到空洞无物、无思、无虑,这叫小止观。久而久之在两眉之间可出现白色的性光。此时要注意使自己的神气和心息要彼此相依,合而为一,这恰恰是止观下手之处。因为神属于性,气属于命,人有了充足的气才有生命;神足才能生灵感。可见神气二物乃人身之至宝,缺一就会无命。因此修性要从神字下手,修命要从气字下功夫。欲达性命双修之目的,必须在神与气的结合之处下手。此处叫做缘中(空中)或把心神止于两眉之间或止于脐下,此三处均可。但在两眉之间入内一寸,此为性光出现之所,此为本性之光。至干止于济下的位置在脐下(向内)离肉一寸三分处,此为股息之地,真息之所。此处前对脐轮,后对双肾。古人称此为真金鼎。 修练中会感知此处有真气一团 圆而如轮。有此象就是生命之蒂。在婴孩时此处是空穴。因此胜命双修必须从此缘中下手(缘:边界也。中:边界之中心)。此见天地中虚之窍,是呼吸之根,心神出入之门。也就是后天中之先天。此乃止砚之法。练到此未纯之心初步合成。 第二层就是练入定之心。心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通过入定在上一层练出一线心光,使此心光与一缕真气相接,透出玄关之窍。在此基础上如心不能入定。就会造成心与气脱离,就难以深化层次。所以必须做到心不外移,心息相位,心在气中,气包于心外而不知,真正达到氤氲之心和气连成一片,使心日然而然的止于虚中之内。这样练下去,久而纯熟,可由定而忘,处于不知不训的混沌之中,达到内念其心,外念其身,在自然之中透出玄关。然而玄关又有上下内外之别。在上为上玄关,在下为F玄关,勿管在上在下均定位。张三丰曾说:“玄关往来无定位,黄庭一路皆玄关”。黄庭一路皆在呼吸范围之中。而内玄关就是练成丹原之时大如黄豆一般,常在下丹田跳动,此时是精气神三元混合而凝结成的丹原。这是真息出现之后的现象。自古以来,对玄关一窍最为神秘。从不外传。为了便于学练者练中能悟,再进一步阐明一卜,实际就是把心止于脐下虚中之内,得一线之心光,使心神与真息相衔接,就会进入杳冥恍惚之中,于是即可透出玄关。何谓外玄关?外玄关其形如环,其白如雪,其软如绵即是。 那么玄关在何处呢?立关之所正如张三主所论如前述。现将黄庭一路的范围说一下。 在上之内--天谷、泥丸;在中为应谷、绛宫;在下为灵谷、谷道。 在外之处--一头顶、上丹田;在胸中,中丹田;在脐下到阴跷、下丹田。 具体说来,从顶到中(心之中),为上丹田;从中(心中)至脐为中丹田,否则只能称之为上、中、下丹田较为适宜。这样练了性之心是达到入定状态的练法。 第三层就是练一阳来复之心,在上一层与氤氲之心打成一片时,而出现重阴之下,一阳来复即七日来复,此时已达到恍惚之境界,此为天地之心,也就是玄关窍。此时的精气神都在先天范围之中。但是在鸿朦初判之时,是不分真精、真气、真神的,只有炼到一阳来复而成为天地之心的时候,才能称其为真精,真气、真神。练功者如能做到一心不动,便可当下采取即采药如《脉望》中:“身心不动为采药”运行之。此间如见到奇同美景而动心,就会落入后天。何谓人元?简言之精、气、神分而为三,就是人元。 当在玄关奇闻美景初现时,不要着像,可仍旧继续定神、一心个动,即可踏住火云(阳气)以微意引气向下行。冲至心府至尾闾,使阳气内外相台直至命门,此刻外肾扬举,就是活子时出现的现象。于是要坚固其心,柔和其息,敲鼓而过三关,何谓敲鼓过三关?如《丹经指南练心秘诀》中:法在初现之时,即刻踏在火云,走到尾闾,敲铁鼓而过三关(尾闾、夹脊、玉枕)。从而打开后天之路,上至昆仑顶,泥丸宫。然而练天元时要注意任其自然,力争打开玄关一窍,此主窍一开,全身其他穴窍也会随之打开。 第四层就是在上述第三层的修练中,练退藏之心。在踏云火(阳气)过三关,心与气合,上入泥丸宫之后,再修练就进入了此层次、练法是当气在昆仑顶之时,可静守一会儿,要息心主静,心与气再交融,气即化为美液,从上腭下落,可卷舌承此液露(古称金津之液),然后向下吞咽,送入绛宫,心中快乐再注入黄庭(位在膀胱之上,脾之下,肝之左,左肺之右处),继而注入元海(下丹田之异名),至此即七返小周天。到此时应止火,使心与肾交,火与水交,达到水火既济,阳气上升,凉液随之下降,此时会出现类似雷鸣的响声,有达于海底(会阴之内窍)。如果由后上升是为阳上交于阴;如下降则为阴交于阳。如此周而复始,实际就七返小周大,运转河车的功夫。 何谓七返?如何七返,运转小周大?《中和集·金丹》中称:“七为火之成数,返者,为返本之意,是练神还虚。神属火……故曰“七返”;《脉望》中:七窍内观为七返;《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中:……以三阴三阳返,昼夜一循环,三田都过。而曰七返。 何谓七返九还?本章所阐述的九层练心大---!!##!!---法,实际就是练 七返九还的基本过程。如《慧命九层练心》中说:性属火,其数七,命属金,其数九,返本还原,故曰七运九还金液大丹。”再如《参同契》:刚施而退,柔化以滋九还七返,八归六居。因古人把一至十这十个数按单为奇效,双为偶数,分为天地两组,一至五为生数,六至十为死数,并和五行相配属;地六成水,天七为火,地八成木,天九为金。于是达到“九还七返、八归六居”。 例如七代表火,九代表金。八代表木,六代表水,就是金水还原,木火返上之意。实际上就是上面所说的心肾相交,以汞投铅,坎离水火相济的功夫。 第五层:练筑基之心,实际就是练丹基的功夫。因此要一心一意坚持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实践证明,筑基功需要百日,只要去掉私欲和懈怠之心练下去,就能丹基安固。但一定要聚精会神,勤恳修练,否则丹基难成。因此要逐日进行抽坎填离.积金水实于腹部。功期大约需三百个周天,此层功夫方可练成 在这里再把如何抽坎添离具体地说一下,抽坎添离实际就是肾(坎)水中之铅,去添心(离)中的火中之汞。至于如何抽添,在《中和集·问答录》中说;“……身不动谓之抽;练精养性谓之添。”抽添之法即:运送肾动气过下鹊桥(尾闾至谷道之间)沿督脉上升。应选在子时-一阳生之时练此功为宜。如《灵宝毕法·肘后飞金晶》中:“坎卦阳生,当正子时,非始非终;艮卦肾气交于肝气时,在未交之前可在静室内披衣练功,双手握固(姆指内扣掌心,其余四指从外握固住姆指,目的使神不外驰。)正坐盘膝,蹲下压住脐腹,须曳逐渐升身,向前出胸而微偃头部于后,然后闭住夹脊双关,肘后微扇一二伸腰。此时尾闾血热度似火自腰部而起,上拥至夹脊,但要慎重,不要轻易开关。当此穴气壮甚热之时可渐渐开夹脊关,放气过关,仍仰面脑后,紧偃之以闭住上关。当感觉极热气壮时,可渐次开关入预,以补泥丸,闭夹脊,蹲而伸之,腰间火将不会起。当静坐内观,可如上法再练,以起火为度。可在丑时行之,练至寅时可止。此法就是肘后飞金晶又称之抽添之法。 进而言之,何谓肘后?《道枢·华阳篇》中说“肘后者大还也。”何谓飞金晶?《道枢·指玄篇》中说“金晶者肺之金英之气也,方传于肾,造化未尽,输于泥丸宫,故曰肘后飞金。其练法如《大丹直指》中所言“静坐气至中宫,留住其气,以意引气过尾闾穴,伸身偃脊,抽提外肾,气从尾闾入夹脊双关,直上于脑……如觉气未过双关,再偃再抽,直至过关,谓之肘后飞金晶。最后是通过肘后飞金晶。还精入泥丸宫补脑,抽铅添汞而大药成,此即是大河车。 第六层就是在上层练法的基础上,练了性之心。继续用天元练已而生真意的初下手功夫。从而使真意成,用真意调停火候,要任其自然,使心液下降,肾气上升。不可刻意追求。此一上升为肾中真火,阳交于阴;下降为离中真水,阴交于阳,在内为心肾相交,这样也叫做玉液还丹。在外金与水自然合并,形成一团氤氤氲氲,之真意(意中有气)。 在此必须说明在经过的三百个周天将真气练成后,真意将会绕着玄关运转,聚而不散,进而形成双土(即己士和戊土己士为心中之神;戊上为坎中之气,上下二土成圭字,也就是神气合一而称之为刀圭。)此为外象;在内就是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形成真意。有何表象?此时真意在脐下、阴跷之上、上下往复运动、永不止息。 如练功用心不专,就难以达到尽性用(即了性)之功,因此练法必须在金水初升之日。由丹田下分双脚之涌泉穴,然后迅速上合尾闾调停真息,使身体产生动式鼓之、舞之;继而真意带真气上升至头顶天谷,转而再缓缓下啊进入黄庭。如此坚持久练。可达到心地清凉血化而为膏,意凝而为土,于是士中生汞性圆明。但要用意把它封固在脐下,形如圆轮,可自然开合在真息升降时,上升可达到头顶,下降可达到双踵(足后跟〕如此周流上下实际是温乔丹元的真功夫。何谓温养?《中和集·赵宝庵问答》:爱护灵根,谓之温养”。那么什么是灵根?《抱朴子.至理》:养灵根于冥钧。其含义有两个:一是舌本;二指泥丸脑神。但在练功过程必须做到“定、忘’两个字,就是练定了几个时辰就忘了几个时辰,定忘时间要均衡。比如可定忘各两或三个时辰。当练到一年左右温养功夫后,丹元即叮化为还丹。在外眼前可看见黑色球体,渐渐又由黑变红,此刻就是得到了内丹。也就是练成了了性之心,练的也就是明性了性之功。 第七层统已明之心,这层练法也就是练气化神。前述的练法为内练法,现要转入外练 以利于以外合内。练法是把真意聚而不散,以自己的虚灵接通天地之虚灵。何谓虚灵?是丹功术语,实指的是元神,即把自己的心意悬在空中、此时要逐渐达到增忘减定,就是静定态要随之淡化;增忘就是要做到身心而忘,溶化于虚空之中,而能在虚中生出造化来。能显现出过大周天的情景,把前述的黑球变为红球,这个景象称之谓火里练丹,又名叫“朱桔”。而这个红球,会环绕自身由后面上、由前而下进行前后绕转。运转的位置分为:子午卯酉四个位置,(即四正位)红球到此四个位置会速度较慢,通过此四个位置又会升的很高;下降也会降得很低,上升时有热气同升。下降有清凉甘露降临,此时还会听见伴有雷鸣声,是此四时在外的虚空之象,而练功者自己的真意是在虚无之中。 当此练法练至七日之后,红球会逐渐变为紫气笼罩全身,此时形似火如潮,汹涌奔驰而来,这就是过大周天情景的奇妙之象,则以自己的慧剑(何谓慧剑?《金丹真传》中“慧剑者觉性也”。“急动悉归紫府,魔来慧剑常悬。”)镇住。所谓慧剑就是用自己的灵觉的真心,用天印(天心)将自己的心放在空洞之中,不使意念再起于罡四正之时,鼓动之和可猛烹意练,这就是类似于西游记中过火焰山的情景。 过此关之后,身上的毛窍已开,犹如炒豆一般,身上会又疼又热,自己会感到如醉如痴,气血会在全身倒流,过一会儿清凉液下来,全身会有清凉感。同时过此火焰山,也需要芭蕉扇,目的是生凤,扇就是练功时的时吸,风就是真阴之气,只有此气到口才能化此清凉之液。因为扇性属木,三调三扇之“三’,就是乾性属金,这就是金木交井之象。人如七情六欲之妄意,就会真妄相半,就是用扇煽熄其火之妄意,而达到妄返归真,明心见性。此时浊阴已尽,真阳返身,而成纯阳之体,这就是七返九还、金浪大还丹。但与小周天之象不同,小周天为七返,大周大为九还,二者合而言之才有七返九还之功。在练成此大周天之后,就能止心不动,与太虚之象成一体。继续而来的就会出现某种神奇的功夫。 第八层:在上一层达到七返九还,再练己伏之心。以铅制汞,心神已定,则需要予以温养(何谓混养?《中和集·赵定庵问答》:“爱护灵根谓之温养……如养龙珠,如鸡孵蛋,谨谨护持,勿令差失,毫发有差,前功俱废也。”)使自身之气皆化为神,神能游于身外。练此温养功约需一年左右的时间,除卯酉两个月应进行沐浴外,其余七个月均可练此功,也就是十月怀胎之功。其练法如上一层以自身之空虚,通天地之空虚,久而久之,罩身之紫气,会变为金光,其大如车轮,覆于头顶,此即是出神之景,这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进行的,练时应一意忘却,才能做到不知不识。实践证明练此功应有练功伙伴。帮助守护为宜,必要时给予提个醒,使其能有所知觉,一旦自己的神态能知觉就是出神了,但初期神不远出 以后会愈练出的越远从几步、几十步、几十里、几百里乃至上千里。当练到此等火候,古人云:就会色身不坏,进而就可以练神还虚了。 第九层;练己灵之心,就是九层静修法的最后一层,也即练神还虚的高级功夫。可在上一层出神的基础上,能够随心所欲,无往而不达。在练虚时,心胸浩荡,众有皆无,清空一气,盘于天地之间,其景象是:是我非我,是空又非空,世上万物皆可毁,唯有空不毁;乾运转有碍,唯此空无任何妨碍,达到神满虚空之景象。至此神通变化无穷,使神已脱离色身。所以神才能达到还虚的高深境界,达到所有空虚界,我神皆可到,所有虚空之界皆为我之法身。练至此练己灵之心,练神还虚之功就已大功告成。 总之练以上九层功夫,前后要紧密相接。先要从修命人手,从命到性,从定到虚空,从练而入神出神,然后由小周天进入大周天。最后练神还虚,进入出神入化超凡脱俗的高深境界。但在练的过程可以同时练两层,不要截然分割开。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练法。此法与先天大道无任何差异。这九层练法概括起来是九个字:纯、定、复、退、筑、性、明、优、灵。认真说来,从理论上论述较为容易,但实际练起来很难,主要一靠多下功夫修练,二要靠悟性启迪。可以边悟边练,边练边悟,练悟结合,逐渐融汇贯通,而达到彻悟,就是达到自悟了了,自得休休。迷则乐境成苦海,悟则苦海为乐境。切忌心境被自扰,正如《菜根谭》中说:“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下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大功必成。 望各位同道要静心无为而练,并要善于自悟,迟早定会练到大功告成。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五禽戏

    五禽戏 虎戏: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躯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三次。继而两手先左后有向前挪动,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

  • 五行掌

    五行掌 是五台山传下来的养生祛病功法,其特点是三调并用。动静兼练、刚柔相济、虚实变换、松紧相辅、运动全面。五行掌包括预备活动和推、拓、扑、捏、摸五种功法,可根据病症

  • 本尊观想法

    本尊观想法 本尊法,即是佛家密宗修持者在诸菩萨中,选定一位与你有缘的佛尊作为本体尊,观想自身变成本体佛的修法。《大日经》说:“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本

  • 藏密功法之“破凹”法

    藏密功法之“破凹”法 “破凹”是藏语的译音,其意是开顶。此功法是密宗脉气学修炼的关键功法之一,不修成此功法,就无法达到更高的次第。其修炼方法和程序是:紧接着灵热功法

  • 宝瓶气修炼法

    宝瓶气修炼法 宝瓶气是内法的基础,要在外法本尊相应了才修。 修宝瓶气之前,要做“九节佛风”。 以前讲九节佛风都是先由右鼻孔吸气,然后再左鼻孔出;再左鼻孔吸,右鼻孔出;

  • 道家小还丹功法

    道家小还丹功法 “还丹”是中国传统内丹功法之一。还丹分为“小还丹”与“大还丹”两种,目前称为大小周天功。周天功法经过数千年的流传,由于历代气功家根据自己练功实践的经

  • 道家静坐十二心法

    道家静坐十二心法 一灵独觉法 当做工夫时,宜绝念忘机,静心定神;提防动心起念,惟有一灵独耀,而归真返朴;此时便易入无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尽皆消殒,归於寂灭。在

  • 无生经导引疗法

    无生经导引疗法“无生经导引疗法”是一种静动自我疗法,主要借助存想并配合一定的呼吸形式,培植元气,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该疗法源于《无生经》,作者无法考证。目前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