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周易网!
中国周易网图
爱情桃花运势预测,八字运程测算、宝宝起名改名、号码吉凶,姓名打分
在线免费算命
免费取名改名
八字精算(推荐)  在线起名(大师起名)  八字合婚(囍)  姓名测分  号码测算  免费起名(新)
人气最旺易学联盟
当前位置: 养生之道

常搓10个部位 健康长寿自然来

来源:中国周易网
每天早晚搓脸、手、脚等处,会感觉特别舒服。“搓”在中医按摩推拿中,属于摩、推、擦的范畴,就是用手在体表施加少许压力,进行单方向、往返、或环转的活动。经常搓一搓,可

  每天早晚搓脸、手、脚等处,会感觉特别舒服。“搓”在中医按摩推拿中,属于摩、推、擦的范畴,就是用手在体表施加少许压力,进行单方向、往返、或环转的活动。经常搓一搓,可舒筋通络、活血化瘀、预防疾病。常搓这10个部位,让你小病不求医。

  1. 搓双手。用两手手心或手背互相快速对搓至热,可以刺激手掌穴位可通六经、强内脏,调和阴阳之气,治疗头痛、肩痛、眼睛疲劳。

  2. 搓头顶。用手指自前发际梳头至后发际约36次,可促进脑部血液回流,使发根得到充分营养,令头发黑亮。

  3. 搓前额。将两手手掌指尖相对放在前额,从中线向两边单方向推搓,每天30-50下。此法可以清醒神志,延缓“抬头纹”的出现,早上醒来后搓更好。

  4. 搓面部。搓脸时的速度以每秒一次为宜。每日搓脸3~5次为宜,每次不少于5分钟,直到脸上有热烘烘的感觉为止。搓脸不仅舒展面神经和表情肌,更重要的是可防止面神经炎、视力减退、预防感冒。

  5. 搓两耳。耳朵上的穴位非常多,用两手手掌轻按两耳,上下方向往返推搓,将耳廓搓热,可以刺激耳部穴位,有通经散热、保健听力的作用,尤其对耳鸣、目眩、健忘有防治功效。

  6. 搓鼻翼。两手对搓,掌心热后顺着鼻两翼上下来回搓,力量不要太大,直至鼻翼微微发热为好。此法可加快鼻部的血液循环,刺激穴位,预防感冒和鼻炎。

  7. 搓肚子。将手掌轻放于胃脘部,做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推摩。此法顺时针操作可以促进排便,逆时针操作可以止泻。另外睡前做一做可以安神定志,促进睡眠。

  8. 搓脚心。左手握住左脚背前部,用右手沿脚心上下搓100次,以使脚心发热;换用左手搓右脚脚心。搓的力度以自己舒适为宜。人体在脚心上反射区较多,常搓脚心可引导肾脏虚火及上身浊气下降,并能清肝明目,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耳鸣等均有疗效。

  9. 搓胸胁。将两手手掌轻按于胸骨和两侧胁肋,做环转的搓摩活动,每个部位每次50下,每天可以多做几次。此法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舒缓情志,调畅情绪。

  10. 搓腰眼。中医认为,腰眼居“带脉”,为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腰眼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按摩时,两手对搓发热,紧按腰眼处,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往返摩擦,将腰部搓热为止。此法可以暖肾强腰,每天坚持做可以预防腰酸腰痛。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万籁声养生秘法

    练精化炁法:练精化炁法亦名少林童子功,过去为修持之士不传之秘。近年由武林泰斗、自然门大师万籁声先生传出。练法极简,每天寝前、早起、午休之时,均可练习。真诀是:侧身

  • 腹式呼吸燃烧脂肪

    所谓 的 「 呼 吸 」 邉 , 并 非 我 们 熟 悉 的 「 胸 式 」 呼 吸 , 而 是 能 动 到 横 隔 膜 的 「腹 式 」 呼 吸 。 可 惜 研 究 数 据 显示 , 百 分 之 八 十 的 人 都 习 惯 用 胸 式 呼

  • 经典养生能活200岁 有缘人一定要仔细看

    全阳为仙,全阴为鬼,半阴半阳为人。人的一生就是逐渐衰老,走向“混沌”。没有了阳气(五藏六腑的功能)生命也就停止了。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

  • 腹式呼吸与身心灵健康

    腹式呼吸,是心理学中,行为疗法的一项技术,它通过调节人的呼吸运动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交感神经活动水平,恢复自主神经稳定性,从而使人较快稳定下来,减轻烦躁,焦虑,紧

  • 经络能保健吗

    一封感谢信,引起了祝总骧教授的深思。祝总骧教授反复回味着信中最后的几句话:“用您研究的方法,安着经络找穴位扎针吸氧,我能走路了。这些改变真使我意想不到,因而增强了

  • 中医理论与太极及养生

    一、中医理论与太极拳 1、阴阳学说与太极拳。《素问#8226;四时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太极功理首先就运用了这一学

  • 百岁寿星与“慢性运动”

    慢性运动是针对快性、激烈运动而言的一种运动方式。医药养生。 它节奏舒缓,动作轻柔,畅度有限。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运动量大的激烈运动恐难做到,而慢性运动正是适宜老年

  • 如何养生?这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1.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 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