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鼓词在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因此温州鼓词也称为“瞽词”或“盲词”。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温州鼓词的艺术大多都是盲人吗?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原因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关于盲艺人的缘由吧。 温州鼓词盲艺人的说法: 关于温州鼓词形成的说法: 另一说人为,温州鼓词“始于明代,由横阳里巷之曲与词曲合并而成”。横阳,即今平阳;里巷之曲,指的是民间小调。当时在野的文人与聪明的盲艺人,承受了古乐的衣钵,并吸收了当地的民间小调,创造了说唱形式。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在器乐和音乐上也日臻完善。 在旧社会,鼓词艺人的地位十分低下,鼓词同样不为达官贵人、豪门纨绔视为艺术,而被拒之于艺术之宫的门外。解放前,当时的绅士就不承认它是文艺。 解放后,艺人翻了身,他们不但在政治上是国家的主人翁,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组织了曲艺协会。在经济上也与工农群众一样生活日益改善。于是温州鼓词得以新生。目前,温州农村几乎到处都可听到鼓词的美妙音乐,群众也喜欢哼几句鼓词流行曲调。 温州鼓词的发展,这应该归功于盲人。平阳过去就有句口头禅:“盲瞠人唱词”,因为过去这种艺术是在市井里演唱,大多是由盲人作为职业的,所以又称“瞽词”。而且这种艺术又是在里巷之曲,民间小调中收集和发展起来的,特别地亲近于市民乡亲。 温州鼓词的演唱方式: 你可能也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