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从本地歌仔发展至今,根据表演地点等不同发展了更多的表演形态已,且每一种演出型态均各具特色,各有魅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歌仔戏文化中去看看歌仔戏现在都有哪几种表演形态,并具体看看吧。 落地扫歌仔阵: 落地扫演出的剧目仅有《山伯英台》、《什细记》、《吕蒙正》及《陈三五娘》等四出。落地扫演员以丑、旦为主,演员大多不着戏服,且无繁杂身段。落地扫歌舞小戏的表演者多非职业演员,因此表演内容多为简易动作,而曲调音乐也不繁复,通常以一首或少数曲调不断重复进行。此种演出型态多属非营利性业余表演,表演团队均为民众自发性组织,因此演出时之趣味性高于艺术水准的要求。 野台歌仔戏: 野台戏的特色为热闹而淳朴,由于演戏酬神是传统民间表演活动之主因,是以仪式性胜于艺术性;且野台歌仔戏于正戏演出之前,必先表演一段"吉庆戏",俗称"扮仙",目的在为民众祈福,神人之间的关系于扮仙过程中,得到融合交会。 内台歌仔戏: 由于内台歌仔戏为营利性质,舞台布景、灯光及服装均较为讲究,演出亦较野台戏严谨。此外,于公演之前,通常由演员穿着戏服沿街"踩街",藉以吸引观众广作宣传,增加票房收入。民国四十四年间,为内台歌仔戏鼎盛时期,当时全台约有300个此类歌仔戏班,可见其繁荣。 你可能也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