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看过古装剧,里面经常能看到两人行“作揖礼”以表示感谢和尊敬。“作揖礼”也叫“拱手礼”在中国礼仪文化中国拱手礼的历史悠远,如今我们都是以握手或打招呼的方式表示。但是你知道“拱手礼”的意思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国人是讲究以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来表现出“敬”的,而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肉体亲近。这种距离不仅散发着典雅气息,而且也比较符合现代卫生要求。所以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 礼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个人而言,体现了一个人内在的修养和素质,对于社会而言,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的一个真实反映。中国人自古崇尚礼仪,有深厚的礼仪制度,而随着社会的进展,一些传统礼仪渐渐被忽略,对于礼仪之邦的国家来说,一些优秀的中华礼仪还是需要我们重视和发扬。 “拱手礼”也许不适用于对长辈,但对待长辈也绝非全部是磕头。古人礼仪烦琐,仅一个“叩礼”就可以演绎出无数种叩法,所谓“三跪九叩”,恐怕连民俗专家也未必能演示出原来的真面目,何况是普普通通的百姓?而“叩礼”在丧事、喜事、皇宫礼仪、社交礼仪中均有不同表现,即便是真正的民俗专家、民俗学者,恐怕也未必能知晓全部。 古代行拱手礼,身体和手都不动。现代行拱手礼,身体立正,两臂如抱鼓伸出,双手在胸前抱举或叠合,自上而下,或内而外,有节奏的晃动。当对方拱手时,受礼者也应以同样拱手表示友好。 在我国,拱手致意通常用于以下场合: 温馨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