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有着各种各样的地域。特别是中国的南方潮湿的地方很多,导致蛇的种类也是十分的繁多。很多人对于蛇的第一印象就是十分的恐惧害怕,因此诞生有关蛇的恐怖片也不在少数。那么本期的民族文化,为你解析。 尖吻蝮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D.acutus)一个品种。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内相当着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形态特征 生活时背面棕黑色,头侧土黄色,二色截然分明,体背棕褐色或稍带绿色,其上具灰白色大方形斑块17—19个,尾部3—5个,此斑由左右两侧大三角斑在背正中合拢形成,偶尔也有交错摆列的,斑块边缘色深,腹面乳白色,咽喉部有排列不规则的小黑点,腹部中央和两侧有大黑斑。 生活习性 尖吻蝮活动:尖吻蝮年活动周期自惊蜇至大雪约为9个月,影响活动的主要因子是温度、湿度及食物。气温20—30℃时,活动最频繁,气温高达35—38℃时,多向水边集中。在夜间用松把照明较为敏感并对火把有攻击反应,用手电筒照时几乎无明显趋温倾向。 尖吻蝮食物:剖胃发现有社鼠、犬足鼠、黄鼬及棘胸蛙。尖吻蝮在山坞的分布,和棘胸蛙的分布、数量有关系。剖胃亦见有黄胸鼠,说明尖吻蝮进入人房。另见有吞食后排出的鸟羽,经鉴定为绿啄木鸟。在蛇池中投饲青蛙及小白鼠,并曾见幼蛇捕捉直翅目昆虫灶马为食。 分布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