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周易网!
中国周易网图
爱情桃花运势预测,八字运程测算、宝宝起名改名、号码吉凶,姓名打分
在线免费算命
免费取名改名
八字精算(推荐)  在线起名(大师起名)  八字合婚(囍)  姓名测分  号码测算  免费起名(新)
人气最旺易学联盟
当前位置: 文人杂谈

壮族民间艺术奇葩“壮剧起源”

来源:中国周易网

  壮族文化的产生是壮族人民勤劳智慧的成果。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所以壮族戏剧大多是从山歌与杂耍发展形成的。因而形成了今天的壮剧。

  壮剧除了是一种娱乐观赏节目,也是壮族人民用于祭祀祈祷的歌舞。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壮族民间艺术奇葩“壮剧起源”吧。

壮族民间艺术奇葩“壮剧起源”

  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着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

  壮剧音乐主要来源于山歌、民间说唱、道场音乐等,按戏曲音乐的划分可分为腔、曲牌、唱词、乐器几个部分。壮剧表演有“女不离扇,男不离刀”之说,也有一些传统步伐、调度规则,但不拘泥于过多的程式,而是根据壮族宗教歌舞及剧目需要,不断吸收民间及汉族戏等各类表演技艺进行充实,形成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壮剧是在壮族民歌、舞蹈、杂耍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据现有材料看,在清代中期,壮剧就比较成熟,有自己的剧作者,自己的剧本和戏班。由此推知,壮剧大约在清初已初具规模,到了雍正时期,它已经比较成熟了。

  壮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北路壮剧最早称为“板凳戏”,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曲艺,原是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劳动之余,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清康熙二十年手抄唱本央白平调《太平春》即是此类唱本。清乾隆三十年,田林县组织龙城班,搭台演出以央白平调自编的唱本《农家宝铁》,即是北路壮剧最早的雏形。清嘉庆二十年成立半职业性的土戏班。当时土戏艺人已传了七代。

  您可能还会喜欢:
  汉族男娶回族女,回族为什么不能嫁汉族
  民族气息极其浓郁的撒拉族舞蹈
  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
  布朗族独特的手工技艺:竹编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