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阿昌族的文学奇人曹先强是推动阿昌族文化的光明使者,朴实淳厚的阿昌族气息在曹先强的笔下焕发着勃勃生机。阿昌族的浓浓乡情被曹先强表达的淋漓尽致。 曹先强被当代哈萨克族着名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称为阿昌族“文学奇人”。他来自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进入云南电视台工作至今。 曹先强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发表文学作品,一直笔耕不辍,对创作有着经久不衰的激情和热爱,其文随心而动,点滴积累,脚踏实地,是一个勤奋的作家,创作了为数众多的作品。除《故乡那高高的粘枣树》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新人新作奖外,《远山童话》、《远山童话·腊八的忏悔》分获1997年度、1998年度云南省边疆文学奖新人奖、边疆文学奖作品奖。 曹先强的作品散发着一种来自遥远的阿昌山寨的泥土气息,弥漫着对故乡的极大热情和对民族的深深挚爱。源于对自幼生长的故土和民族的熟悉与热爱,曹先强的创作一开始便走上了描绘故乡、表现民族的“边地民族风情”的文学道路。 1990年,他在《民族团结》“说说我的民族”栏目发表了一组关于阿昌族的文章。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本民族人撰写的在国家级刊物上全面介绍阿昌民族的文字,这更加坚定了他的创作道路,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与他的民族故土相关。 曹先强以朴实清新、带着浓浓阿昌民族语言风格的文字,抒写故乡抒写民族,如《故乡那高高的粘枣树》、《照壁》、《远山童话·腊八的忏悔》、《远山童话·憨爷》、《远山童话·山狗吠月》、《三步倒》、《弯弯的山路弯弯的歌》等等。他以直抒胸臆的白描手法、质朴无华的语言,描绘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切故乡之物,表现对故乡深沉的爱和深藏灵魂深处的真情。 曹先强的散文大多描写故土山川、民族古风,习俗风情、亲友师长。朴实真诚,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师生情谊,以及阿昌族风俗民情,不禁使人想起故乡、亲人、师友,想起故乡的人事。如《故乡那高高的粘枣树》、《故乡是关章》、《故乡的味道》、《从村寨开始》、《阿昌山寨有这样一所小学》、《火塘》、《父亲》、《边寨知青女老师》、《绿叶,对根的诉说》、《以打刀着称的阿昌族》、《春风沉醉窝罗节》、《祭寨神》、《环游滇池》、《抚仙湖散记》、《神秘佤山行》、《滇南文化之旅札记》等。 曹先强的诗作多抒发浓浓的乡情、亲情、友情和青春朝气,诗风清新质朴,思绪隽丽飞扬。如《山寨写意》、《故乡行》、《小溪》、《小路》、《火塘》、《那夜情歌》、《当我们迈进大学校门的时候》等。有的诗作颇具灵气,如《隧道》一诗,意境新颖,焕发着阳刚之气,有种雄风在身。 曹先强作为阿昌族作家,文学作品成果不凡。而作为阿昌族第一个电视导演,第一个电视新闻系列高级职称的获得者,他在阿昌族文化发展过程中又是经历者、见证者、参与者。曹先强因为持续不断推动阿昌族民族文化发展而极富号召力,2012年6月12日作为阿昌族文艺工作者代表,被选拔参加第四届全国民族文艺会演,在首都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的亲切接见。 您可能还会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