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对老人谢世后的丧事非常重视,总要虔诚、隆重地举办葬礼,以寄托哀思。其丧葬礼仪纷繁复杂,具有浓厚的民族、宗教、地域文化的特色。在仡佬族文化中,当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人谢世,活着的人深感哀痛,总要虔诚、隆重地举办丧事,以寄托哀思,从而形成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丧事礼仪及墓葬文化。关于仡佬族的那些丧葬习俗你了解多少呢? 一、报丧祭供 祭毕,报丧者随之进屋,婿家将鸡煮熟祭供后,请报丧者食用。随后,夫妇俩打着伞,带着盖布、香纸、火炮、鸡、猪、菠萝饭(宰杀的鸡去毛,取出内脏后,腹腔内塞饭一碗)、唢呐班子赶往娘家参祭。出嫁女儿一进门将菠萝饭上祭并恸哭。其他至亲亦以菠萝饭献供。 二、歌舞踩堂 丧葬古歌有较固定的格式、长度和韵调,描写风格有的根据现实生活注重写实,有的带有强烈的戏剧色彩,如描述亡者灵魂与祖先相会的过程,形象生动,是极具价值的仡佬族文化遗产。20世纪50年代以后,仡佬族丧葬古歌陆续被挖掘整理出来,其中绝大部分古歌以文字资料的形式成为各地博物馆、文化馆的馆藏。每当仡佬族老人辞世之后,便把死者停在堂屋中,然后在灵前翩翩起舞,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因系在灵堂前跳舞,灵堂又通常设在堂屋中,故名为踩堂舞。 舞蹈时,由三四人人分别吹芦笙、打钱杆、摇铃、舞丝刀作前导,众人无论男女,手拉手在后面鱼贯而行。另外数位女子,或举着火把,或提着酒壶,或端着茶盘,盘内放酒碗或酒杯,在队列旁向舞蹈者敬酒。人们边舞边唱挽歌,其歌词多传述死者生平事迹。舞蹈时身体微曲,来回跳跃,舞步右脚落地稍重,成蹉步,不时伴以“呵嗬、呵嗬”地呼喊。舞蹈过程主要靠队形的变化来完成。舞蹈的时间,一般在1小时以上。 古代踩堂舞是在坟台前跳、唱,因受地形限制,才改在堂屋中进行;最初舞蹈时只吹芦笙和打钱杆,后见汉族人家做“道场”时,巫师常执丝刀、令牌作驱鬼状,才逐渐学着舞丝刀。仪式上还有一种民间舞蹈是由巫师引仡佬族村寨导舞者跳的“茅草舞”。这种舞蹈是以茅草扎于舞者全身,手执长刀起舞,以驱鬼除魔。 三、绕棺祭奠 然后为老人献上雄鸡1只、小鸡3只、小猪1头等供品,巫师念祝词,做法事(即“做斋”),以示由幽灵携去阴间享用。然后,杀雄鸡,再绕棺一周,丢鸡于门外,发丧上山安葬。绕棺仪式上多以芦笙等乐器伴奏。有的地区在绕棺礼毕,用松枝在屋外平地上搭一座高丈余的灵房,称之为“戛房”。绕棺后将棺移入戛房,举行开路送魂仪式,也是由本族巫师主持。 开路时,巫师提公鸡一只爬上屋顶,屋内人举梭镖刺穿屋顶,巫师用公鸡猛砸梭镖,致死后丢之门外。然后,巫师端坐棺侧念诵开路祭词(亦称指路经)。其具体内容是送魂起程,并一站一站地送亡魂到祖宗居处,与祖先相聚。开路送魂仪式完毕,即出殡送葬。葬后,有的地方将牛角挂长竹竿上插于坟前。 四、葬式独特 黔北地区仡佬族至今仍盛行一种“生基”坟。坟以厚石板镶就,外垒土成圆形,前立花草鸟类等石刻的戴帽墓碑。因这类坟是在墓主生前修建,备死后埋葬用,故名“生基”,实际上是石板墓的发展。埋葬的方法亦有殊异。许多石板古墓不顺山势,而是头朝山麓,脚向山顶,与一般顺埋相反,故民间有“横苗倒仡佬”之说。甚至有头顶天脚立地的竖埋方式。清代中叶以后,大部份地区的墓葬渐取土葬。垒土为坟,与汉族葬式相同。 你可能也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