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曲大多反映了民族的特色文化或者习俗,在民族中以口耳相传,一传十十传百,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歌曲,这些歌曲从文化角度来说都十分具有历史意义。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仫佬族文化,看看他们的特色民歌吧。 仫佬的民歌具有多姿多彩的特点,仫佬人日常讲话用本民族的“仫佬语”;但唱歌却用汉语小方言“七拐语”。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但暂时没有本民族文字,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 仫佬族的民歌,按形式可分为三种:一种叫“随口答”,多是对唱式的“山歌”。由歌手即兴编唱,无固定内容,以情歌居多。第二种叫“口风”,为讽刺歌,歌词较文雅、语气较温和的称“正口风”,反之则称“烂口风”。“烂口风”多在比才斗智、抨击坏人坏事时唱,尖锐泼辣,格式不拘。也是由歌手随编随唱,没有固定的歌词。 第三种叫“古条”,是一种传统叙事长歌,内容多是长期流行于民间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故事,如《木洛大王》、《伏羲兄妹》、《梁山伯与祝英台》、《吕蒙正》、《八寨赵金龙》、《梁大造反》、《唱罗城》、《孟姜女》、《刘三姐》等。有基本固定的歌词,短的数十行,长的数百行。 仫佬族民歌的结构形式,有四句、五句、六句直至几十句一首的,句式又有三字句、六字句、十一字句、六字头七字尾等,变化较多,一般都必须押韵。 猜你可能也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