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静板书由于古老传统的唱腔落后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年青艺人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缺乏认识,不少艺人改演戏剧歌舞,师承关系断线等的原因现在已濒临失传,本期的商洛文化,让你了解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洛南静板书。 2011年洛南静板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洛南静板书早在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到处盛行,属陕西省洛南地区土生土长的汉族民间曲种。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多是盲艺人求生糊口的手段。说唱以求神、谢土地和为农户红白喜事助兴取乐为主,其书目以传统内容为主。 洛南静板书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盛行,属土生土长的民间曲种,曾是盲艺人求生糊口的手段。洛南静板书一人可操六种乐器,融弹、说、打、敲、唱于一身,一人顶七人,音韵宏亮,吐字清晰,刚柔相济,古朴粗犷。说唱以求神、谢土神和为农户红白喜事助兴取乐为主,书目形式分为大本书、中篇书、小回书以及二三十句的小书帽,内容大多以唱七字句韵文的传统书目为主,爱憎分明,有褒有贬,上自天文,下自地理,人物形象逼真,生活气息浓郁,融入成语、歇后语和方言土语,既有西北秦人的豪爽,又有中原风情的委婉。由于静板书铺派稀少,简便易行,田间地头、家庭院落,一张桌椅即可演唱,深受群众欢迎,百年不衰。解放后,洛南县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就致力于静板书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上世纪50年代以来,县文化、宣传部门多次组织民间艺人学习培训,挖掘整理传统书目《包公案》《施公案》、《三国志》、《杨家将》、《二十四孝》、《八仙传奇》等大小书目300多本(回),编写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书目《拉荆把》、《马前波水》、《尿床王》、《性子急》等50多部,并且培养了一批男女青年新秀,将这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多次参加省、地、县的文艺汇演,使这一古老曲种大放异彩。城关文化站站长吴全喜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三十余年,对洛南静板书可谓情有独钟,多次深入洛南上寺店、庙台、灵口、三要、石门、石坡、永丰、四皓等地,遍访老艺人,对静板书的传承谱系如数家珍,了如指掌,保留着三代老艺人现场表演和参加汇演的录音、录像、照片等弥足珍贵的资料。 洛南静板书一人可操六种乐器,溶弹、敲、打、说、唱于一身,一人顶七人。铺派稀少,简便易行,田间地头,家庭院落,一张桌椅即可说唱。说唱时在桌子两侧各竖一根竹竿再用两条绳子牵连,上绳上吊上大锣、小锣,下绳紧靠锣边,防止打击锣体摇摆。桌上用麻绳圈仰放小铜镲,桌腿上捆着脚踏梆子。说书人的膝盖下梆着4片竹制蚂蚱板,怀抱三弦,自弹自敲、自打自唱。说唱时只用脚踏梆子打击节奏,不加杂其它乐器伴奏,过门时才用其它乐器渲染气氛,唱腔清晰,文文雅雅,故称“静板”。 他的代表作品有《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封神榜》、《隋唐演义》、《三国志》、《杨家将》、《拉荆芭》、《小女婿》等等。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商洛市东北部。西与华县蓝田接壤;南与丹凤商南交界;北与华阴、潼关河南省灵宝为邻;东与河南省卢氏毗连。县城距省城西安195公里,距商洛市45公里。全县东西最长约65公里,南北最宽约64公里,总面积279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3万亩,总人口46万,有汉、回、蒙、壮、满、白、畲、土家、朝鲜九个民族,30个乡镇。洛南地处秦岭东部南麓,南洛河上游。地势由西北向南倾斜,山脉由西向东逶迤连绵。地形为指状山地,形似飞鸽,一般海拔800~1600米之间。相对高差800米左右。 《洛南静板书》项目2008年3月被商洛市命名为市级非遗名录;2009年3月被陕西省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遗名录;2009年8月向国家级申报。申报单位:洛南县剧团。它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