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手 绝命手为神剑门五绝手之一。此功阴阳并练,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练功十日后,力量猛增,气行处有热感,百日后小成,浑身力量可增加3至4倍,掌可开砖断石,双掌贯气能发出强大气流,举手可制敌残苑;千日后方成,掌到之处威力无穷,令敌闻之丧胆,故称绝命手。 预备:两手自然下垂于腿两侧,两脚与肩同宽站立。全身放松,排除杂念。 1、用嘴深呼山口气;呼气时身体下蹲成45度,微停数秒;接着,舌顶上腭用鼻吸气;同时收腹提裆。吸气后再微停数秒,然后用嘴呼出。如此30次,时间2分钟左右。 2、两手前推,同时意念气由丹田运至双掌。然后,身体直立,两手用力拉回抱于腰间的同时,气由丹田达两腿。此动作连续做3次。 3、左脚向左跨步,呈左弓步然后,右掌向前方推出,推掌时呼气,全身放松。微停后,吸气提裆,脚趾紧抓地面。右掌变拳,两手抱于腰间。然后,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并推左掌呼气,同上式(一正一反)。完毕后两手抱于腰间,身体左转开步站立。 4、两手由腰间向上推出,同时呼气。微停后,两手落于腰间,同时吸气。 5、两手自然下放呼气,右手从体右侧抬起至头顶的同时,左手从腰间向上向左伸出。然后,左脚向左前方抬起,吸气,同时意念气贯周身。 6、两手自然下放,呼气。左手从体左侧抬起至头上方。右手从腰间向上向右伸出。然后,右脚向右前方抬起,吸气,同时意念气贯周身。 7、两脚自然分开,两手下垂于大腿两侧,吸气,两手上举于胸前。接着呼气,意念气由劳宫慢慢向下运达涌泉的同时,双掌下按至膝部。 8、呼气,左脚向左跨半步蹲成四六步。双臂稍向左上移,掌心相对,意念气由涌泉到达劳宫穴;稍停。吸气,两手再慢而有力地向右移动还原,意念气归于涌泉穴。 9、呼气,右脚向右跨半步,成四六步。双臂稍向右上移,掌心相对,意念气由涌泉达劳宫穴,稍停。吸气两手再慢而有力地向左移动,意念气归午涌泉,还原。 10、两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两手慢而有力地收回腰间,五指展开,指尖向下,同时气沉丹田。 11、吸气,双臂左右上抬至肩平,掌心向后,同时,意念气由丹田到达双掌。此时,意念掌心发热,呼气,两手自然合并于胸前,呈童子拜佛势。接着,两手自然下垂于大腿两侧,静立3分钟。 12、吸气,再将此气喷出居吸气归丹田。然后,将两臂向前慢慢抬起与肩平,再将内气由丹田贯注于掌,有一种热胀力大无穷之感。此时,精神倍增,缩掌气归丹田。然后面对沙袋呼气,气行于臂内侧与掌同时击中沙袋。掌缩吸气,出掌呼气。如此,反复击打360次。 无极龙爪手 第一式 飞龙腾渊 两脚尖外撇,膝里扣,腿弯曲站立。两手掌心向前下方,虎口相对,置于腹前。即,两手上扬,身体借力前跃。落地后下肢姿势不变,落地的同时,手下落于腹前。 作用:炼丹,并可演化出轻功。 第二式 金龙探爪 左脚向前迈一步,落于正西,与右脚平行,两脚涌泉穴在东西线上。身转向西北的同时,左手掌心向左,沿身体中线上提,至大、小臂抬平时以肘为轴翻掌前按,掌心向前,掌指向上,五指自然弯曲的同时;右手掌心向下、掌指向前按于右胯侧。左腿伸直,右腿屈,重心落于右脚。 静站一刻钟(此系无极桩法,过去要求最多站两个小时),左脚跟抬起内旋,右脚向西进步,脚尖朝西南,与左脚平行。左手落于左胯侧。右手由右胯侧沿身体中线上提,掌心向右,掌指向下,提至与肩平时翻掌向西南按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如此,循环练习,熟练后可加分指、弹指动作。 分指:前手以中指为中心,其余四指用暗劲外分。拇指、小指与中指成90度角。 弹指:前手五指前后弹动。 收功:两手上下相对。男右手在上,女左手在上,拇指分别与另一手的小指尖相搭,上手拇指尖顶肚脐。 这种手法可引气归元,力量特别大。人的百会和会阴之间有一通道,称之为中脉,也称先天真脉。中脉打开后,即达到较高层次,可出现各种神变功夫。也可练出五心震动的五雷掌功夫。 上步时以身体中轴(即中脉)为轴扭转,要慢练,体会其感受。可通中脉。前脚的拧转使涌泉穴运动,阴阳经络转化。前手前腿经络全部打开,可治肝脾病变,还可开通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功夫深时,手上可放出五色光芒,而且不出偏差,还能使习练者产生巨大力量。此功与五行采气法相配合练习,效果更好。 第三式 乌龙摆尾 双手合十于胸前,沿膻中之水平线前引平胸,身微左转45度,中指领劲,逆时针转90度,意想尾闾向相反方向转动。然后,身右转90度,双手顺时针方向转动180度,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意想尾闾向左转动,注意督脉的通透感。 作用:尾闾为炼丹之要穴,运行周天的至要,世法多不注意此穴的练习,到气至尾阊铁锁关受阻拦前出二阴,真气泄漏走丹。在武功上可以引丹田气人劳宫和十宣穴,做到气到力到。此法与游桩结合练习效果更好。 第四式 天龙布雨 两手手背相贴,沿身体中线缓缓上提,至与膻中穴相平。再缓缓下降,分开至两腿侧。如此循环,每练三、六、九次。 练功日久功深,两手一合,元气震动,百会、会阴均有震动。手起气即上行。 玄冥神掌 玄冥神掌是神剑门的镇山之宝。功夫练成之后,可达到筑基,培元固本,寒暑不侵,六淫不蚀,甚至可以开砖劈石、隔空打人。 第一式 培元固本 1、动作:身体直立,站好平肩裆,全身自然放松,两手自然下垂于体侧,可握空拳,也可自然伸开;两膝可微曲,也可自然伸直,双目平视或稍往下视。 2、呼吸:用鼻吸口呼法,深吸一口气,一吸到底,吸到膻中穴部位开始闭气,吸气,把气吸到胸的前半部,不要往背后吸。一开始,部分人由子气吸不到胸的前半部,便使劲地收缩小腹,这就形成了挤气。应该由气盈胸,自然带动小腹凹陷。练一段时间后,一吸气胸脯自然外开,小腹随之变凹陷。闭气时,下颌微微内收,百会朝天为度,无须意守。闭气时间以个人耐受力为限,一般初学者十秒至二十秒就行了,不要强求延长时间。当自我感觉闭不住气时,用口破音吐出。吐气时,发不发音均可,将气喷出的同时,胸部自然松下,但不可有意鼓小腹。然后,再用鼻吸气,进行下一个循环。呼吸的方法是鼻吸气——闭气——吐气,反复进行。在练习过程中,可以调一下息,即自然呼吸,连续如法闭气。每次练功以半小时为宜。 3、注意事项:(1)练功时,站立务求保持身体中正,平衡,讲究阴阳调和。(2)不加意念,无须意守。(3)练功时,口中产生津液,一定要在调整呼吸之后再吞咽下,咽时不加意念。(4)部分人初练阶段肋骨及后背可能会出现疼痛,这是由于肋间软组织运动所致,属正常现象,一周后即可消失。吸气闭在胸中即可使中丹田之气比较饱满。中丹田为先后天气机交会之处,久之,真气就充满中丹田。(5)闭气一定要尽力而行,由于闭气时间过长,头部因暂时缺氧会产生头晕,此时应缩短闭气时间。练一段时间后,由练功态的脑部缺氧,可转变为不缺氧,平时脑部也就不会缺氧了,这样就调节了大脑。(6)练功吸气后,闭气时心脏跳动减缓,吐气后心率变快也属正常现象。在闭吸时,气机形成了开,此时心脏跳动减弱,有些人会摸不到脉膊,等吐出气后,心脏跳动加快。吸气时,体内气机上升,在胸部交会;呼气时;气机下降。高血压患者按照正确的要领练习,可以降压。 (7)低血压、贫血患者、劳累过度,以及休息不好者不要马上练功,以免产生头晕。低血压和贫血患者练功时,可以采用少吸、慢吸、短闭息、少吐、慢吐的方法。休息不好或劳累过度之后,要休息一会再练功。(8)初始练功者,如半小时内不能连续吸、闭、吐的大吞吐量的吐纳,可中间加以逆式呼吸法进行调节,一般可闭息吐气三次后行调节一次。但要慢慢过渡到半小时内连续的进行吸、闭、吐的练功。逆呼吸的操作要领:吸气时气升到胸际,呼气时气降至丹田。(9)练功时,下颌微内收是一关卡,卡住气机布在玉堂(两胸肺部)不往上冲击头顶大脑。后颈出现发热时,出现休克的征候,请立即停止练功,可以散散步,当热感消失之后再进行练习。(10)练完半小时之后,一定要散步5—10分钟,使身体放松,以免气机积聚引起不适。(11)至少练三十天之后,才能练习第二势。 第二式 天王托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