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先觉者、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的刘伯温大家应该比较的熟悉,但他还是称不上明朝的第一奇人,要说最神秘莫测的奇人当属黑衣宰相姚广孝了。本期的历史故事,为你解析。 奇人:说服朱棣夺天下 洪武十五年,高皇后驾崩,明太祖选高僧侍奉各亲王,为其诵经荐福。道衍与燕王朱棣相谈甚合,并请求被带走,答应要送给燕王一顶白帽子。“王”字加上个“白”字是皇的隐语,着实让朱棣又惊又喜。朱棣把姚广孝带回北平,让他担任庆寿寺(位于现电报大楼南侧的西长安街上)主持,而事实上,他出入燕王府,密谈军国大事,成为朱棣的心腹军师。 民间有大军师刘伯温、二军师姚广孝之称,刘伯温保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时候姚广孝还只是燕王朱棣的谋士。真正让姚广孝脱颖而出的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并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反而传给了孙子,燕王朱棣非常郁闷。一日忧郁之际看着窗外的寒冬景致突然随口说了一句“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在一旁的姚广孝马上附和了下句“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以对联进言事例。随后在姚广孝的劝说与分析之后,朱棣终于下决心夺取侄子的江山。 奇事:半僧半俗辅佐燕王登基 建文帝继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建议削藩。姚广孝积极动员朱棣起兵反叛,朱棣说:“民意都支持朝廷,我们能怎么办呢?”道衍曰:“臣只知天道而已,何必管什么民意!”于是朱棣渐渐下决心,并私下选派军官,并招募勇敢异能的人。利用所住宫殿(原元朝皇宫)幽深的优势,在宫内秘密制造兵器。姚广孝为防止泄密,特意把兵器厂安置在地下,还养了一群鸭鹅,用鸭鹅的叫声掩盖兵器锻造声。 功成名就之后的道衍和尚不但被永乐皇帝赐名“广孝”,而且把元朝宰相托托的宅院也赏赐给了姚广孝。可是他就是不还俗,还申请将自己的宅院改造成了京城最大的寺庙之一“崇国寺”。自己只当了个监管僧人事务的六品官和崇国寺住持。600多年前姚广孝就在那里,白天走出寺庙穿着朝服去陪王伴驾,晚上回来仍然一袭袈裟青灯古佛。 奇才:编纂《永乐大典》设计永乐大钟 中国历史上有两部最重要的大型汇编书,一部是清朝的《四库全书》,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一部是《永乐大典》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后者的总编纂官就是姚广孝。姚广孝的文采不在清代第一才子纪晓岚之下。北京大钟寺那口永乐大钟的设计师和监造人是姚广孝;在主持“崇国寺”之前,太庙的主祀官也是姚广孝;朱棣修建北京城大批南方的能工巧匠被征集到北京,主办者又是姚广孝。 如此看来,这第一奇人的名号似乎真是非姚广孝莫属。因为从紫禁城的设计,到《永乐大典》的编纂,再到永乐大钟的铸造,假如没有姚广孝这位奇才的参与,今天的北京没准儿还真要逊色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