醪糟,又叫酒酿,甜酒,酸酒。旧时叫“醴”,是一种米酒,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小吃。醪糟经糯米(又称江米)发酵而成,夏天可以解暑。味道酸酸甜甜的,度数也不是很高,每天喝一点还有助于睡眠。本期灵异故事,讲讲醪糟的故事。 米酒大家都知道吧?在我们老家把米酒叫做醪糟的,家里如果来客人了,打上一碗醪糟荷包蛋那是必须的,而且在一些老人家眼里煮醪糟是一项很神圣的活动,我外婆就是这样的。 外婆特别喜欢在农历九月九重阳节那一天煮醪糟,她说那天煮的醪糟耐放,其实我有点不以为然啊,因为她平时煮的醪糟也很耐放的。 外婆煮醪糟时禁忌很多,头一天就精选优质糯米泡上,第二天上锅去蒸,她经常叨咕说,蒸糯米时不准月母子和来月经的妇女在场,要不然做出来的醪糟会酸,她还说蒸糯米时不准心口子厚(心胸狭窄之人)在场,为了防止被这种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冲撞,外婆还要在锅盖上用一双筷子摆一个十字造型。所以说在外婆的心目中,煮醪糟并不单纯是做吃的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庄重的带有神秘色彩的仪式了。 糯米蒸好放凉后就要放酒曲了,外婆对这个也有讲究,她说放酒曲只能用一只手完成,切忌中途换手,要不然做出来的醪糟也不好吃。 放好酒曲后外婆会把糯米装进坛子里,放到床上用棉絮裹好坛子,并且还用过去那种输液用的玻璃瓶装上若干瓶开水来加温,好像隔个大半天还要换水,经过两天左右吧,香甜可口的醪糟就新鲜出炉了,那可是我童年时期的最爱啊。 我总觉得我外婆是一个有点懂行的老太太,她每年可以通过春节前煮的醪糟预测来年的吉凶,准确率相当高,说到这里,突然很佩服老太太了。记得大概有七八年了吧,那年春节前老太太煮的醪糟是酸的,她说自己从来没有煮过酸的醪糟,这下可能要出大事,我们还安慰她,说别自己吓着自己,醪糟只是个吃的玩意儿,哪有那么神奇,可是春节过后没多久,我大舅舅就得了急病,十多天之后就去世了。还有一年春节前外婆煮的醪糟只有淡淡的甜味,结果来年一大家子都特别不顺,不是生病就是被偷或者生意惨淡。 我也就这个问题和别人讨论过,他们几乎都说这个是无稽之谈或者巧合,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