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卦;水泽节。综卦;雷火丰。交互卦;上兑下巽成;泽风大过。 地位;老阴。人位;老阳。天位;少阳。 序卦传;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崔觐曰:谚云:作者不居,况穷大甚,而能久处乎?故必获罪去邦,羁旅于外矣。 旅:小亨,旅贞吉。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旅离上艮下程传:《旅·序卦》;“丰,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丰盛至于穷极,则必失其所安,《旅》所以次《丰》也。为卦离上艮下,山止而不迁,火行而不居,违去而不处之象,故为《旅》也。又丽乎外,亦旅之象。 旅,小亨,旅贞吉。 朱熹:“旅”,羁旅也,山止于下,火炎于上,为去其所止而不处之象,故为《旅》。以六五得中于外,而顺乎上下之二阳,艮止而离丽于明,故其占可以“小亨”。而能守其旅之贞则“吉”,旅非常居,若可苟者,然道无不在,故自有其正,不可须臾离也。 程传:以卦才言也。如卦之才,可以“小亨”,得《旅》之“贞”正而“吉”也。 胡炳文曰:在《旅》而“亨”,亨之小者也。然事有小大,道无不在,大亨固利于贞,不可以“亨”之“小”而失其贞也,正道果可须臾离哉。 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 朱熹:以体卦卦德释卦辞。 程传:六上居五,“柔得中乎外”也。丽乎上下之刚,“顺乎刚”也。下艮止,上离丽,“止而丽于明”也。柔顺而得在外之中,所止能丽于明,是以“小亨”。得《旅》之贞正而吉也。《旅》困之时,非阳刚中正有助于下,不能致大亨也。所谓得在外之中,中非一揆,《旅》有旅之中也。止丽于明,则不失时宜,然后得处《旅》之道。 王宗传曰:用刚非旅道也,故莫尚乎用柔。然柔不可过也,故莫尚乎得中。以六居五,得中位而属外体,丽乎二刚之间,故曰“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 李光地:处《旅》之道,审几度势,贵于明也。待人接物,亦贵于明也。然明不可以独用,故必以止静为本而明丽焉,与《晋》、《睽》之主于顺说者同。 旅之时义大矣哉! 朱熹:《旅》之时为难处。 程传:天下之事,当随时各适其宜。而《旅》为难处,故称其时义之大。 俞琰曰:《旅》之时最难处,《旅》之义不可不知。盖其亨虽小,其“时义则大。圣人小其亨而大其时义,非大旅也,大其处《旅》之道也。 钱一本曰:难处者,《旅》之时。难尽者,《旅》之义。或以《旅》兴,或以《旅》丧,所关甚大。 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嗔用刑而不留狱。 朱熹:慎刑如山,不留如火。 程传:火之在高,明无不照,君子观明照之象,则“以明慎用刑”。明不可恃,故戒于慎,明而止,亦慎象。观火行不处之象,则“不留狱”,狱者不得已而设,民有罪而入,岂可留滞淹久也。 孔颖达曰:火在山上,逐草而行,势不久留,故为《旅》象,又上下二体,艮止离明,故君子象此以明察审慎用刑,而不稽留狱讼。 项安世曰:山非火之所留也,野烧延缘,过之而已,故名之曰《旅》,而象之以“不留狱”。 赵汝楳曰:火炀则宅于灶,冶则宅于炉,在山则野,烧之暂,犹旅寓耳,故为《旅》之象。离虚为“明”,艮止为“谨”,君子体之,明谨于“用刑而不留狱”,盖狱者人之所旅也,“不留狱”,不使久处其中也,用刑固贵于明,然明者未必谨,谨者或留狱,明矣谨矣,而淹延不决,虽明犹暗也,虽谨反害也。 张清子曰:“明”则无循情,“慎”则无滥罚,“明慎”既尽,断决随之。圣人取象于旅,正恐其“留狱”也。
子夏易传;雖柔中得乎外,下而順於艮剛。上不能有其上,而寄旅於下,下不事其上,而不應於上,旅之義也。柔得中附順於下剛,而剛不距是以小亨。旅之為道,不敢妄動,上麗其明乃可止也。止不妄也。明辨也。不為物疑,故正吉也。旅之為道,貞吉而後極,旅小亨。故再云旅非大人不能安其旅,而獲其小亨也。
56.旅卦——论行旅之道 艮下离上 旅:小亨。旅贞吉。 [译文]旅卦象征行旅:小有亨通,行旅之时坚守正道可获吉祥。 [提示]谨守正道,不宜妄为。 中国古代哲学中有极为发达的辩证法思想,对盛衰消长,祸福相倚都有精到的阐述,《易经》中丰卦后次之以旅卦,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序卦传》中说:“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超过了极限,情况就向相反方面转化。 旅卦讲的就是无家可归、寄人篱下的人如何处事的问题。 正是这样,一般的羁旅之士,很少懂得行旅之道,南唐后主李煜一味怀念过去,于是“此中惟日夕以泪洗面”;田常则胆大妄为,企图阴谋篡权、夺人之国,于是杀掉齐简公。这些都不是一种正常的行旅之道,不过从中可以看出,只要不是思想麻木的人,就很少有人会安于那种风餐露宿的羁旅生活的。行旅之人应该相信,自己虽失其居,但并不是就走进了不可自拔的困境,只要努力,还是可以小获亨通的。 为什么只是“小亨”,不能“大亨”? 羁旅之人,旅居之外,寄人篱下,只能求小通以存其身,无法求大通以干大事,故只是“小亨”而已。 既然只能“小亨”,苟且失正似也无关大局。 不然。虽然行旅在外,四处流浪,也不宜行邪妄为,只有坚守正道、谨慎而行才可能获得吉祥。所以卦辞特别劝勉说“旅贞吉”。我们接着看《彖传》。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 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行旅,可以小获亨通,谦柔之人在外居位适中而且能够顺从阳刚者的意愿,安静守正而又依附于光明,所以说小获亨通,且行旅能坚守正道,必获吉祥。行旅时的意义是多么重大啊。 [提示]解释卦义。 旅卦《彖传》没有解释卦名,只是逐句解释卦辞,阐发旅卦大义。 对。而且主要是举出六五这一爻来说明的。六五以阴柔之质居于外卦,处于中位,上承刚爻上九,此爻象说明流浪在外的行旅之人居位适中,而且能够顺从于阳刚。就卦体而言,旅卦艮下离上,艮为止,离为明,以此说明羁旅之人应该安静以守,而又要向上附丽光明。晋公子重耳流亡之时,曾在卫国向野人乞讨食物,行旅之艰可略见一斑,后来依附于齐桓公,娶其女齐姜为妻,生活稍稍有所安定。在齐国这一段时间,重耳行事适中,谨慎以守,但始终不忘东山再起,最后他离开了齐国,重振雄风,成为与齐桓公齐名的春秋五霸之一。这可以非常形象地印证旅卦《彖传》的微言大义。 话虽如此,古人总是眷恋故土,把寄居异地、流浪他乡看成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把自己的一把骨头埋在异乡呢? 也正是这样,才可以见出行旅的重大意义,天下之事都当各适其宜,而行旅的处境是极难把握的,其意义也是最不容易知晓的,把握得好,一个人可因旅而兴,把握得不好则会因旅而亡。 难怪《彖传》说:“旅之时义大矣哉!” 行旅之道,也是人生之道,人生也会有无可奈何、遭受挫折的时候。越是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中,就越要守持正道,绝不向恶势力低头,永不磨灭的是对光明前途的坚强信念。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译文]《象传》说:山上燃烧着火焰,象征行旅。君子因此动用刑罚要明察而审慎,而且不能长期拖延不判。 [提示]解释卦象,推衍卦义。 “山上有火”怎么能象征行旅呢? 旅卦下为艮,上为离,艮为山,离为火,所以卦象才是“山上有火”。山在下静止不动,火在上四处蔓延,到处流动,因此取火在山上流动之象来象征行旅。 君子观察山上有火之象,悟知火在高山之上,明无不照,则处理案件时要明察秋毫,慎用刑罚;同时观火行不居之象,悟知不能因为慎用刑罚就将案子长期拖置不判。 完全正确,既能“明慎”,又能“不留狱”,才是“刑狱”之正道。《象传》的“刑狱”之理是对卦辞“行旅”之义的衍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