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卦;天水讼。综卦;火地晋。交互卦;上震下坎成;雷水解。 地位;少阴。人位;少阴。天位;老阴。 序卦传;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 《九家易》曰:日在坤下,其明伤也。言进极当降,复入于地,故曰明夷也。 明夷:利艰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明夷坤上离下程传:《明夷·序卦》:“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夫进之不已,必有所伤,理自然也,《明夷》所以次《晋》也,为卦坤上离下,明入地中也。反晋成明夷,故义与晋正相反。《晋》者明盛之卦,明君在上,群贤并进之时也。《明夷》昏暗之卦,暗君在上,明者见伤之时也。日入于地中,明伤而昏暗也,故为《明夷》。 明夷,利艰贞。 朱熹:“夷”,伤也。为卦下离上坤,日入地中,明而见伤之象,故为《明夷》。又其上六为暗之主。六五近之,故占者利于艰难以守正,而自晦其明也。 程传:君子当《明夷》之时,利在知艰难而不失其贞正也。在昏暗艰难之时,而能不失其正,所以为明君子也: 孔颖达曰:时虽互暗,不可随世倾邪,故宜艰难坚固,守其贞正之德。 李舜臣曰:《易》卦诸爻,《噬嗑》之九四,《大畜》之九三,曰“利艰贞”,未有一卦全体以“利艰贞”为义者。此盖睹君子之明伤为可惧,而危辞以戒之,其时可知也。 胡炳文曰:以二体,则离明也,伤之者坤;以六爻,则初至五皆明也,伤之者上;上为暗主,而五近之,故《本义》从《彖传》以“利艰贞”为五。 明入地中,明夷。 朱熹:以卦象释卦名。 孔颖达曰:此就二象以释卦名,此及《晋》卦,皆《彖》、《象》同辞也。 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 朱熹:以卦德释卦义。“蒙大难”,谓遭纣之乱而见囚也。 程传:明入于地,其明灭也,故为《明夷》。内卦离,离者文明之象。外卦坤,坤者柔顺之象。为人内有文明之德,而外能柔顺也。昔者文王如是,故曰“文王以之”。当纣之昏暗,乃明夷之时,而文王内有文明之德,外柔顺以事纣,蒙犯大难。而内不失其明圣,而外足以远祸患,此文王所用之道也,故曰“文王以之”。 王申子曰:《明夷》一卦,大抵主商之未造言之。 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朱熹:以六五一爻之义释卦辞,“内难”,谓为纣近亲,在其国内,如六五之近于上六也。 程传:《明夷》之时,利于处艰厄而不失其贞王,谓能晦藏其明也。不晦其明,则被祸患。不守其正,则非贤明。箕子当纣之时,身处其国内,切近其难,故云“内难”。然箕子能藏晦其明,而自守其正志,箕子所用之道也,故曰“箕子以之”。 胡炳文曰:六五爻辞曰“箕于之明夷利贞”。释彖,兼文王发之。盖羑里演易,处之甚从容,可见文王之德。佯狂受辱,处之极艰难,可见箕子之志。然此一时也,文王因而发伏羲之《易》,箕子因而发大禹之畴。圣贤之于患难,自系斯文之会盖有天意存焉。 俞琰曰:“大难”,谓羑里之囚也。其难关系天下之大,民命之所寄,故曰“大难”。“内难”。谓家难也。其难关系一家之内,宗社之所寄也,箕子为纣之近亲,故曰“内难”。 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程传:明所以照,君子无所不照,然用明之过,则伤于察,太察则尽事而无含弘之度,故君子观“明入地中”之象,于“莅众”也,不极其明察而“用晦”,然后能容物和众,众亲而安。是用晦乃所以为明也。若自任其明,无所不察,则己不胜其忿疾,而无宽厚含容之德,人情睽疑而不安,失莅众之道,适所以为不明也,古之圣人设前旒屏树者,不欲明之尽乎隐也。 孔颖达曰:冕旒垂目,(黄主)纩塞耳,无为清净,民化不欺,若运其聪明,显其智慧,民即逃其密纲,奸诈愈生。岂非藏明用晦,反得其明也。 张子曰:不任察而不失其治也。 林希元曰:“用晦而明”,不是以晦为明,亦不是晦其明。盖虽明而用晦,虽用晦而明也。“用晦而明”,只是不尽用其明,盖尽用其明,则伤于太察,而无含弘之道,唯明而用晦,则既不汶汶而暗,亦不察察而明,虽无所不照,而有不尽照者,此古先帝王所以莅众之术也。 何楷曰:晦其明,谓藏明于晦;晦而明,谓生明于晦。意实相发。
子夏易传;明入地中,上无以明,天下无所见也。艰以事上,不失于正,利也。故文王内文明而外柔顺也。箕子蒙难而能正其志,晦其明者也。 36.明夷卦——论用晦之道 离下坤上 明夷:利艰贞。 [译文]明夷卦象征光明息灭,黑暗来临,宜于艰守正道。 [提示]指明在政治黑暗时代,君子应采取的对策。 明夷卦与晋卦的上下体正好颠倒,意思也完全相反。 对。明夷卦的卦义正如卦体所显示的,夷是伤的意思,光明受到伤害,就是指日落于地,光明熄灭,晋卦上为光明,象征明君在上,群贤并进;明夷卦日在地下,象征政治形势十分险恶,昏君在上,世道黑暗,光明正大之人必受伤害。 在这种形势下,对于光明正大的君子来说,宜于知艰难不轻易用事,而又不失贞正,守持正固。 对。这就是卦辞“利艰贞”意义所在。下面看《彖传》。 《彖》曰:明入地下。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 蒙大难,文王以之。 [译文]《彖传》说:太阳落入地中,象征光明受到伤害;内含文明美德,外呈柔顺之象,以此蒙受大难而免于祸患,文王就是用这种方法度过危难。 [提示]以卦象和文王羑里蒙难之事释卦名。 “明入地中,明夷”是用上下卦象释卦名。明指明夷卦的F体离,离为日为火,故日“明”;地指上体坤,坤为地,上下卦体正表现了太阳落人地中之象,故以之象征光明受到伤害。 “内文明而外柔顺”也是根据卦体而言的吗? 是的。“文明”指内卦离为明,“柔顺”指外卦坤为顺。一个人内有文明之德而外呈柔顺之象,蒙大难时就能免于祸患。《彖传》说“文王以之”,意思是说周文王就是以内文明而外柔顺度过危难的。 “文王以之”就是指文王被拘于羑里之事吗? 是的。商纣王时代,姬昌(即周文王)领导的周族还是商王朝的一个方国。由于他勤于政事,创业有为,又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故周族的实力日益强大,许多小国纷纷归附。但姬昌为了最终实现“剪商”大业,仍对昏庸的商王称臣纳贡。商王封姬昌为“西伯”,并命姬昌与九侯、鄂侯一起为商朝的三公。九侯曾进献给纣王一个很贤惠能干的女子,因为这个女子不喜欢纣王奢侈淫乐的生活,纣王就把她杀死,还把九侯处以“醢”刑(剁成肉酱),鄂侯看不过去,替九侯辩护,又被纣王处以“脯”刑(杀戮后晒成肉干)。姬昌看到纣王如此残暴,暗中叹息了几声,被纣王的亲信崇侯虎告发,纣王又把姬昌抓来拘于羑里。姬昌为了实现灭商的大业,便让大臣把有莘氏的美女、骊戎的文马、有熊氏的九驷和其他一些珍宝,通过纣王的宠臣费仲献给纣王。纣王很高兴,就把姬昌放还周族。姬昌回到周地后,更加积极地从事灭纣的准备工作,最后终于由他的儿子姬发(周武王)完成了克商大业,建立了周朝。可见,文王在纣王暴虐的时代,内心怀有替天行道剪商兴周的大政方针,属内有文明之德;但外在的表现则是称臣,并送给纣王美女、好马等,属外能柔顺,故度过了羑里之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志向。我们接着看《彖传》的下文。 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译文]宜于艰守正道,说明要自我隐晦光明。身陷内难而仍能坚守自己正确的志向,箕子就是这样做的。 [提示]释卦辞“利艰贞”,并以箕子佯狂之事为例。 《彖传》在这里解释了为什么在明夷之时宜于艰守正道的道理。因为君子处于明夷这个黑暗的时代,形势险恶,世事艰难,要晦藏明智而不显露出来,显露必招祸。因此宜于知险,不轻举妄动,而守持正道。箕子就做到了这一点。 我记得在遁卦中你讲到箕子,说他执迷不悟,不愿遁避,这里怎么又说他“内难而能正其志”? 这是一个问题从两个角度来观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周王朝代表进步力量,在当时受到人民的拥戴,连商纣王的太师疵、少师疆都抱着商朝的祭器和乐器逃奔于周,箕子不愿顺应历史潮流去投奔周,反而向纣王进谏,希望挽回败局,故说箕子认识糊涂,当遁不遁。从箕子个人的角度看,箕子忠于自己的祖国,虽因进谏遭纣王囚禁,但仍端正其心志,既不与纣王同流合污,又存忠君报国之心,故装疯卖傻以守志,所以说“能正其志”;而箕子又是纣王的叔父,故箕子难为“内难”。这就是《彖传》所说的“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的含义。 箕子装疯佯狂也就是“晦其明”,不再过问政事,这才免遭像比干被纣王大卸八块、观赏其心那样的残害。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译文]《象传》说:太阳落入地中,象征光明受到伤害。君子因此知道在治理众人时要以晦藏明智而显示其明智。 [提示]指出君子以晦明施治,其明益显。 《象传》与《彖传》看问题的角度似有不同。 的确有所不同。此卦的《彖传》主要是解释卦辞的,揭示了在天下昏暗的特殊环境里,君子不得已而用晦守志的道理。《大象传》则从治理百姓的角度来看待“明入地中”,从中引申出晦明施治,其明益显的管理艺术来。太阳是最明亮的,但太阳也不能日夜永照,当它落入地中的时候,就把明亮晦藏起来不用。而用晦不等于无晦,实际上它还是明亮的,只是暂时隐于地中,因此它能够再次升起而继续光照大地。君子观此象则知道在治理众人时应当“用悔”,这样非但不会“晦”,反而更‘‘明”。因为尽用其明则伤于太察,而无含弘之道,不极端地明察而用晦,就能容物和众,众人会有亲切安全之感。 我明白了。人人都有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君子在领导众人时,若过于明察秋毫,手下的人就觉得不自在,觉得自己的缺点被看得一清二楚。若能适当地用晦,手下的人就觉得君子对他们很亲善,也不会因自己有些小缺点而局促不安。这样老百姓就会无忧无虑地工作和生活,对领导者也很信任,衷心拥戴。这就是晦明施治,其明益显吧。 对。这是古代统治阶级总结出来的一条很重要的政治经验。 我觉得这个经验有一定的普遍性,在现代的管理工作中仍有借鉴意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领导者要看到这一点,故要适当地“用晦”,这样才能使部下心情舒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否则就会使部下心情紧张,工作但求无过,而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是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