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卦
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 中中卦 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坤)相叠,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
错卦;天地否。综卦;天地否。交互卦;上震下兑成;雷泽归妹。 地位;老阳。人位;少阴。天位;老阴。 序卦传;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子夏易传;易者,象也,神之用也。故泰象于天地交,而万物生。上下交而人治成。阳内得时而阴外也。健发于内其道顺行于外。亲内君子,踈外小人,君子之长也。是以损削之道往,而丰大之道来,吉而通者也。 泰.坤上.乾下程传:《泰·序卦》;“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履得其所则舒泰,泰则安矣,《泰》所以次《履》也。为卦坤阴在上,乾阳居下,天地阴阳之气,相交而和,则万物生成,故为通泰。 泰,小往大来,吉亨。 朱熹:”泰”,通也,为卦天地交而二气通,故为《泰》,正月之卦也。“小”,谓阴。“大”,谓阳。言坤往居外,乾来居内。又自《归妹》来,则六往居四,九来居三也。占者有刚阳之德,则“吉”而“亨”矣。 程传:“小”,谓阴。“大”,谓阳。“往”,往之于外也。“来”,来居于内也。阳气下降,阴气上交也。阴阳和畅,则万物生遂,天地之泰也。以人事言之,大则君上,小则臣下,君推诚以任下,臣尽诚以事君,上下之志通,朝廷之泰也。阳为君子,阴为小人,君子来处于内,小人往处于外,是君子得位,小人在下,天下之泰也。泰之道,“吉”而且“亨”也,不云“元吉”、“元亨”者,时有污隆,治有小大,虽泰岂一概哉?言吉亨则可包矣。 刘牧曰:往来者,以内外卦言之,由内而之外为往,由外而复内为来。 蔡清曰:卦名曰《泰》,以天地交而二气通,就造化之本不可相无上取也。卦辞曰“小往大来”,以内君子外小人而言,就淑慝之分上取也。然则《泰》有二乎?曰:一也。但是天地交而二气通,则决然内阳而外阴矣。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程传:“小往大来”,阴往而阳来也,则是天地阴阳之气相交,而万物得遂其通泰也。在人则上下之情交通,而其志意同也。阳来居内,阴往居外,阳进而阴退也。乾健在内,坤顺在外,为“内健而外顺”,君子之道也。君子在内,小人在外,是“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所以为《泰》也。既取阴阳交和,又取“君子道长”,阴阳交和,乃君子之道长也。 孔颖达曰:所以得名为《泰》者,由天地气交,而生养万物,物得大通,故云《泰》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以人事象天地之交也。“内阳”“外阴”据其象,“内健”“外顺”明其性,此就卦爻释“小往大来吉亨”也。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更就人事之中,释“小往大来吉亨”也。 项安世曰:《泰》、《否》、《彖》皆具三义。第一段,以重卦上下为义,子阴阳二气,无所抑扬,但贵其交而已。第二段,以卦体内外为义,虽在内在外,各得其所,要是重内轻外,则已于阴阳有所抑扬矣。第三段,以六爻消长为义,至此则全是好阳而恶阴,以阳长阴消为福,则不止于抑扬而已。《否·彖》依此推之,大抵诸卦皆然。如《小畜》之《彖》,“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是统论六爻五阳一阴也。“健而巽”,却以两卦言之。“刚中而志行”,又以九二九五两爻言之。故《彖》之义无所不备,不可以一说通也。 邱富国曰:天地之形不可交而以气交,气交而物通者,天地之《泰》也。上下之分不可交而以心交,心交而志同者,人事之《泰》也。阴阳以气言,健顺以德言,君子小人以类言,“内外”,释“往来”之义。阴阳健顺君子小人,释“小大”之义。 王应麟曰:君子道盛,小人自化。故舜汤举皋伊,而不仁者远。玉泉喻氏云,《泰》小人道消,非消小人也,化小人为君子也。 乔中和曰:有阳必有阴,有君子必有小人。必欲绝而去之,有是哉!善养身者,化痰邪为气血。善治国者,化盔贼为良民而已矣。 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朱熹:“裁成”以制其过,“辅相”以补其不及。 程传:天地交而阴阳和,则万物茂遂,所以泰也。人君当体天地通泰之象,而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生民也;“裁成”,谓体天地交泰之道,而裁制成其施为之方也,“辅相天地之宜”,天地通泰,则万物茂遂,人君体之而为法制,使民用天时,因地利,辅助化育之功,成其丰美之利也。如春气发生万物,则为播植之法,秋气成实万物,则为收敛之法,乃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辅助于民也。民之生,必赖君上为之法制,以教率辅翼之,乃得遂其生养,是左右之也。 《朱子语类》云:“裁成”,是截作段子。“辅相”,是佐助它,大地之化,侗相续下来,圣人便截作段子,如气化一年一周,圣人于它截作春夏秋冬四时。 蔡渊曰:气化流行,侗相续,圣人则为之裁制,以分春夏秋冬之节,地形广邈,经纬交错,圣人则为之裁制,以分东西南北之限,此“裁成天地之道”也。春生秋杀,此时运之自然,高黍下稻,亦地势之所宜,圣人则辅相之,使当春而耕,当秋而敛,高者种黍,下者种稻,此“辅相天地之宜”也。 王申子曰:天地文而阴阳和,万物遂,所以为泰。人君象之,裁成其道,辅相其宜,此天地之间,所以无一物之不泰也。
《序卦》曰: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
内君子而外小人,
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
后以财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11.泰卦——论阴阳交泰 乾下坤上 泰:小往大来,吉亨。 [译文]泰卦象征通泰:阴气往上升,阳气向下降,吉祥而亨通。(小:指阴。大:指阳。) [提示]提出阴阳相交而通泰的卦旨。 谨慎地践履,事情一定会通泰,所以履卦之后是泰卦。泰卦论述的是保持事物通泰的哲理,历来很受重视。阴阳相交,必然通泰。阴阳代表万事万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不但处于对立状态,也会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这就是“阴阳相交”。在《易经》的概念中,乾为天、为阳、为大,坤为地、为阴、为小。天之阳气下降(如云气冷却下降为雨),地之阴气上升(如地气受热上升为云),二者必然相交,因而阴阳和畅,万物生长。随后阳气再上升,阴气再下降,再度相交,如此阴阳循环升降而交泰。这就是阴阳相交的通泰之象。所以泰卦乾在下、坤在上,这既是阴升阳降的结果,又是阳升阴降的前兆。卦辞说“小往大来”,就是说阴气(“小”)往上升(“往”),阳气(“大”)向下降(“来”)。阴阳二气交泰,当然是吉祥而亨通的。泰卦强调了“交”而后“泰”的义理。卦辞表述的是自然界的规律,《彖传>则由此推论社会人事的道理。《易经>总是先明于天之道,再察于民之政。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译文]<彖传>说:通泰,意味着阴气往上升,阳气向下降,吉祥而亨通。这是由于天地之气交和使得万物生生不息,上下尊卑交和使得人们的意向一致。 [提示]解释卦辞。 这里把卦辞中的“小往大来”解释得很清楚。事物的通泰,就在于“天地交”和“上下交”而产生的“通”和“同”。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云行雨施,万物生成,这是大自然的通泰;上下意见沟通,协调一致,是国家或社会的通泰。 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译文]阳在内,阴在外;刚健者在内,柔顺者在外;君子在内,小人在外。这说明君子的正道日益滋长,小人的邪道日渐消亡。 [提示]补充卦义。 每一卦都有上下二体,下体为内,上体为外。泰卦是乾下坤上,阳刚在内,阴柔在外。阳刚代表君子,阴柔代表小人。就是说君子在内,小人在外。当“泰”之时,“小往大来”,阴柔者“往”于外,处于消亡的过程;阳刚者“来”于内,处于积累的过程。总之,“泰”的特点是阳长阴消,利于君子而不利于小人。君子之道占上风,小人之道在下风,总的趋势是正气压倒邪气。 《象》日: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译文]<象传>说:天地交合,象征通泰。君主因此要调理实现天地交合的大道,辅助扶持适宜于天地化生的事,以此保佐百姓。(后:君主。财:裁。左右:佐佑。) [提示]天地交泰之道在政治中的应用。 对君主来说,观此天地交泰之象,就要体会大自然的道理,在施政实践中顺应阴阳协调、上下交泰的规律行事,才能保国安民,实现天地之道。《易经》总是把抽象的哲理落实在具体的社会人生的活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