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意为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节气,一般在每年3月4日~7日。 惊蛰前后天气开始转暖,并渐有春雷出现,雨水渐多,平均气温能达到16℃—18℃。虽气候日趋暖和,但阴寒未尽,昼夜温差大,乍暖还寒。
北方地区有惊蛰之日吃梨的习俗,意思是从害虫复苏之日,就与害虫别离,以便一年里人不生病,健健康康;庄稼不生虫害,五谷丰登。吃梨还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腑之阴”的说法,无论生吃或熟食都对人体很有好处。 2、泡温泉或洗盐水浴 在惊蛰这天泡泡温泉或者用温热的盐水泡澡,可以驱除身体上的污垢,使内外洁净,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还可以增旺自己的运势。 3、外出踏青 惊蛰时节,万物复苏,气温回暖,可以在天气好的时候,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到郊外或乡村踏青游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借助苏醒的地气,转换自身的气场,生旺运势。 5、改变窗帘、床上用品的色调 冬天人们喜欢用暖色调的窗帘和床上用品给室内增添暖意,而惊蛰节气过后,万物苏醒,更适合绿色等代表旺盛生命力的色彩,来促进个人运势的发展。 二、健康开运 《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容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1、注意春捂,多晒太阳,培补阳气。 惊蛰节气冷暖变幻无常, “春捂”尤为重要,千万不要过早脱去御寒的衣物,以免突然着凉时染得的。 多晒太阳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增强体内阳气,抵御外倾。 2、保健以养肝为主 惊蛰时节,人体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所以每天要尽量在晚上十一点以前入睡,因为从二十三点到凌晨三点(即子时和丑时这两个时辰)分别是胆经和肝经当令,肝胆相表里,是养肝的最好时机。 饮食起居方面,都应该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 3、注意防治老毛病 惊蛰是农历二月的开始,阳气越来越盛,在大量气血从里向外走的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故疾复发的情况。特别是风湿,咳喘、肝病等,最容易复发。 对此,大家要保持宽松的心态,注意调养,根据中医“因势利导”的原则,在老毛病症状明显的时候,好好调养治病。 三、利用习俗开运 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人们需要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1、吃梨寓意远离害虫,一年不生病 北方地区有惊蛰之日吃梨的习俗,意思是从害虫复苏之日,就与害虫别离,以便一年里人不生病,健健康康;庄稼不生虫害,五谷丰登。 吃梨还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腑之阴”的说法,无论生吃或熟食,于惊蛰日,都是一种寓食于节的民俗传承。 2、烙煎饼,用烟熏火燎整死害虫 山东的一些地区百姓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害虫。 3、猪肉塞住白虎,使其不能伤人 相传很久以前,在惊蛰这天,白虎会出来吃人,为保平安,人们就在惊蛰日祭祀神灵,以求得庇佑,不让白虎出来害人;并用猪肉喂白虎,以求塞住虎口,不要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