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都拥有独特的当地文化特色,天津文化历史文化悠久。天津的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天津这些古老民间文化一直还在流传着,接下来就由小编我为大家总结一下天津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大沽龙虾。 大沽龙灯又称大沽舞龙,是一种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天津地一带渔民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最初由居住在潮音寺附近的摆渡师傅李树清受当地舞狮表演启发自编而成,后来演变为一项深受大沽口一带渔民欢迎与喜爱的娱乐节目。它的制作简单,用藤、竹、麻、木、纸、布等原料就可以了,七八个渔民用上两个半月左右就能扎制成一条长约45米的水龙。 每到冬季渔民休闲之际就开始排练,在每年阴历二月十九潮音寺庙会这天前来助兴,场面宏大,热闹非凡,可谓庙会活动的一项重头戏。由于表演者大多都是当地渔民和手工业者,使这条龙融技巧、力量于一体,表演起来煞是精彩:飞舞盘旋中似蛟龙出海,腾空飞跃中又像猛虎下山,将大沽渔民那种在海上勇猛刚劲与风浪为伴神闲气定的大将气概表现出来。 其间变幻“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连年有余”等字体,预示着吉祥喜庆、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由于初始舞龙者是一些十七八岁的少年,步伐灵活,表演逼真,被当地人誉为“童子龙灯”。解放初期(一九五三年),这支龙队参加了“天津市大舞台文体展演”,由于出色的表演被当时的媒体称为“海河下梢一条龙”,每年国庆期间还被邀请为各商家表演,深受百姓和商家的欢迎。1994年随着潮音寺的重修扩建,当地百姓也格外希望“水龙”复出,从1995年起,当地老艺人精心编制的“童子龙”,又焕发了青春与活力,恢复了“水龙”表演活动。 你可能也会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