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了解历史我们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古时交通不便,加上川屬地区的资源,物产富饶,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使得这里有着“天府之国”的美称,同时在成都文化历史上更常被称为锦城,这是为什么呢? 三国蜀汉时期,成都是中国的织锦中心,美丽的蜀锦畅销全国,成为朝廷重要的贡赋来源。朝廷专门设置了锦官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于是成都又被称为“锦官城”、“锦城” 锦官城 三国时期蜀锦成为全国流通的热销商品。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诸葛亮恢复了“锦官”,专职管理蜀锦的生产和调拨。成都当时“闤闠之里,技巧之家,百家离房,机杼相和”,蜀锦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成为蜀国支付战事的重要财源。 诸葛亮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直到蜀亡,国库尚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织锦业之繁盛可见一斑。 民国修《华阳县志》载,李膺《益州记》: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皆蜀时故锦官处也,号锦里,城墉犹在。《华阳国志》:夷里桥南岸,道西有城,故锦官也。濯锦鲜明,命曰锦里。《水经注》:夷里桥道西,故锦官也。言锦工织锦则濯之江流,而锦至鲜明,濯以它江则锦色弱矣,遂命之为锦里也。 又说“杜工部,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此乃诗人隶事之词,非考古之实。抑或工部时锦官城遗址尚在,而丞相祠堂正当笮桥东流江南岸,与锦官城相近则亦未可知也。”据此,唐代时锦官城遗址可能还在,其具体位置在当时之“流江南岸”,即今锦江南岸一带,距离武侯祠不远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