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弄堂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有着中西合璧的艺术融合。石库门景区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那么,石库门景区中都有什么样的特色,又有什么景区文化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弄堂文化中了解吧。 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十九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这种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 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成为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 作为时代建筑的典范,相对于外滩而言,老上海的石库门建筑群更多地体现了上海混血文化的精神。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看到源自西方的山花、拱券,还能看到江南传统民居的空间组织,这是文化混血的产物和结晶,它本身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不断改进的过程。 石库门建筑是具有海派特色的近代优秀建筑群体。采用具有浓厚江南传统民居空间,按照西方连排居住的方式进行总体布局,带有浓厚的中西合璧的色彩,具有混血儿特征。 东西方两种完全不相干的风格在上海却得到了融合。这是上海文化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即融合中西的传统。这与上海开埠以后的自我认同有关系。 景区文化: 2、经济:上海的“里弄工厂”是上海工业与文化的一大特色,更是现代多家大型企业的雏形。解放后的上钢八厂便是如此。各种烟纸店的经营也是大商家的雏形。 3、文学:上海的石库门诞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新流派“亭子间文学”。诸多文化界人士以石库门为栖身之所,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例如田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即后来的《国歌》),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文集》也是作于上海公共租界的亭子间内。 4、艺术:石库门的生活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如《十字街头》、《天涯歌女》等许多电影、音乐作品,都能看到石库门生活的影子。石库门建筑的装饰艺术至今仍广为流传。 5、生活方式:石库门这一多样性、复杂性的住宅,形成了独特的上海生活风情,奠定了近代上海特有的节令文化、服饰、饮食、生活、习惯等,成为区别其他地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如童谣、婚丧活动、社交等等。 你可能也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