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也越来越发达了,但是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的出现。特别是身份证有关的信息很容易就被泄露到网上去,不过最近公安部终于放大招了。本期的城市文化,为你解析。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对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的研发和发展进行了展示。该技术目前已经开始应用于银行卡,而且全国首个将eID运用到不动产登记领域的项目也将于10月在海口正式运行。 据介绍,电子身份标识(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的网络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也就是说,eID就是公民在网络上的一个身份标识,它既不是明文的身份信息,也不是像身份证那样的证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6年通过不同渠道泄露的个人信息达65亿条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的个人信息被至少泄露了5次。我们苦恼又气愤,但往往无可奈何…… 未来,用户使用载有eID的银行卡或手机卡进行交易时,网站后台可以在线辨别eID的真伪和有效性,不用再保存用户的身份信息。即用户在使用搭载了eID的银行卡或智能手机时,不需要在网上提交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就能方便地进行网上交易。 这一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极大降低信息被盗用的风险,保障用户在个人隐私、网络交易和虚拟财产等多方面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