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隶属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范畴,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被广泛地渗透到中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自然科学与语言文字等各个领域。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它是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五行学说始于夏商之际,完善于春秋战国,影响持续到今天,五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五行在传统文化中起什么作用 五行学说的产生以及五行的含义,历代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着不同的观点,关于五行的源起就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是五行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五行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而这五种物质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这一观点在历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后来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这种观点在学术界受到质疑,置疑的焦点在于五行并非构成自然社会的五种必需物质,因此,关于五行的起源与涵义,又有其他的一些观点。 第二种是源自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行”的甲骨文代表着方位,因此,有人认为,五行的原始涵义是指五方。 第三种是源自天上的五星,由于人类早期社会对自然界缺乏足够认识,这一观念源于人们对天象、星象产生膜拜心理。第四种是源自手指的计数,这一观点来自于郭沫若先生,他提出五行源自古人对人体的观察,五行之“五”与人身的手足之数相同,因而产生五行学说。 第四种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高思华教授则提出的,五行的产生源自古人对中原地带五时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的抽象。这一观点目前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与认可。五行的产生说法不一,而论点也各有根据,由此可见,人们对五行的重视程度。 五行的含义也体现在很多方面,中国人的传统在方位中重“中”,国人例来以“中”的作为主导地位,而重“中”的意识萌芽于人类早期方位的观念,这也表达了我国古代先民唯我独尊的思想意识。 五色中以“黄”为贵,自然界的色彩本来有多种,五行规范之后,通常提到的色彩就有五种,即青、赤、黄、白、黑五色。同样,受五行思想的影响,黄色的地位一直高于其他色彩。黄色最尊贵,因为黄为土色。其次是红色,因为火生土,红色为黄色之母,这叫母以子贵。黄色也是作为很多皇族使用的特定颜色。在传统文化里,黄色、红色就是尊贵、吉祥的象征,中国民间喜欢红色,如婚礼、新年、开业等,均以红色作为主色调,也是这一原因。 牲畜中以“牛”为尊,因为中国是农耕国家,牛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力,并且,牛的养殖、生长周期长,成本大,所以,很多朝代明文规定不许随意杀牛,这种牲畜中以“牛”为尊,以“羊”为主的文化,其实也是五行思想在祭祀、饮食文化中的一种体现。 由于甘为百谷之味,百谷生于土中,所以在酸、苦、甘、辛、咸五味中,甘味对人体补益作用最强。我们中国人的主体食物为五谷,五谷皆生于土中,为甘味之品,大家都有一个体会,小麦、大米、小米、玉米等谷物做的食品,咀嚼到最后均会出现淡淡的甜味。 五脏之中尤重脾胃,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是人体功能活动的核心,五脏与五行的配属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人体之精、之神均由五脏所主。但在五脏之中以脾胃为五脏之本,五脏的气血均源自脾胃的功能活动,脾胃一病,则外而四肢,内及五脏,上及头面部的七窍,这也是五行中重土思想在医学中的延伸。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学者对五行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有不同的观点,也进行过很多相关的阐述,但未置可否,五行与人类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远的影响。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经这样说:五行思想形成以后,建以万斛狂澜之势,横领思想界之全部。因此,了解五行的启源与内涵,便是另一种了解中国文化的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