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源
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及《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鲁孝公之后有展禽,曾任鲁国士师(相当于狱官),封邑在柳下。死后缢号为「惠」。其后有「柳」氏。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是大家都熟悉的。柳下惠,春秋时鲁国人,是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裔。据说柳下惠晚上曾在郭门投宿,有一女子也来投宿。柳下惠怕她冻死,便把她抱在怀里,但一直到天亮也没有动心。这个坐怀不乱、被孟子赞誉为“圣之和”的圣贤君子,正是柳姓的始祖。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原居鲁国的柳氏子孙,纷纷迁居到黄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形成河东的望族,然后繁衍到全国各地。
一、柳氏多文学艺术家
柳姓的名人当中,有许多文学艺术家,这是柳姓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南朝梁有诗人柳恽,他曾官至秘书监,担任过吴兴太守。唐代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为韩愈文论先驱的文学家柳冕,因为笔力遒健被称为“柳骨”的柳公权。北宋有以韩愈、柳宗元的继承者自居的散文家柳开,写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的柳永。元代有官至翰林待制的文学家柳贯。明末有说书艺人柳敬亭、名妓柳如是。现代有爱国诗人柳亚子等。
此外,柳姓名人春秋时卫有柳庄,南北朝时宋有尚书令柳元景,南朝时有武威大将军柳世隆,宋有河北太守柳光世,梁有中书令柳悦、扶风太守柳敬礼,隋有柳骞之,唐有柳、柳芳、柳泽、宰相柳,宋有太常少卿柳约,明有大将军、扶风太守柳溥,近现当代有著名作家柳青、化学家柳大纲等。
二、柳姓名人
1.“柳骨”与柳公权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
柳公权初学王羲之,后又得力于颜真卿、欧阳询诸家,自成一体。柳公权用笔挺拔刚健,斩钉截铁,转折处以提按顿挫为主,方正雄峻,以骨力取胜。他与颜真卿一起被称为“颜筋柳骨”,其作品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书碑主要有《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
当时的公卿士大夫在父母去世后,都会不惜重金求柳公权书写碑文,如果求不到,就会被认为不孝。外国使臣来唐朝贡,一定另备一份贵重礼物,以求得柳公权的字。
柳公权注重学识,而视钱财如粪土。他替高官贵族书写碑版,所得报酬动辄上百万千钱,大部分都被替他主管财物的家奴海鸥和龙安偷走了,他也不追究。他曾有一箱子金银酒器,锁得很牢固,可有一次要用时,箱子还锁着,里面的酒具却全没了。他问海鸥,海鸥嗫嚅着说:“不知怎么就没了。”柳公权说:“银杯羽化了罢。”仅此一句,就再也没有说什么。
唐穆宗久闻柳公权大名,刚即位就召见他,封他为右拾遗,充侍书学士。穆宗不理朝政,大臣们都有怨言,柳公权也想直言进谏。一次,穆宗向他请教用笔方法,他回答说:“用笔在于用心,心正了笔就能正;笔正了才能写好字!”穆宗明白,他这话表面上是说写字用笔要中锋,作字时笔锋要保持在点画之中,不能偏向一边;而内心里的意思是劝他当皇帝心要摆正,勤于用心,这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这就是所谓“笔谏”的来历。
2.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出生于长安,官至监察御史。柳宗元少年时就以才华横溢而声名远播。他一生的著述很多,有“河东有子”之说,后来柳姓家族就用“河东”为宗祠堂号,以纪念柳宗元。这就是柳氏宗祠堂号的由来。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和刘禹锡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他们把希望全放在了顺宗一个人身上。当时唐代经历安史之乱后已逐渐衰落,宦官也趁机专权。在士族势力和宦官联合攻击下,改革失败了。
改革失败后,柳宗元被诬为“其罪更甚”,先被贬为邵州刺史,不久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那里度过了10年。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再次被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直到逝世。
在被贬永州期间,柳宗元写出了《永州八记》这样的山水游记,文笔明丽峻洁,写景写物,多有寄托。而《捕蛇者说》则揭露社会矛盾,批判时弊,尖锐有力。柳宗元的一些主要的唯物主义哲学著述,绝大多数是在永州时写成的。
柳宗元临死前,把全部著作的草稿托付给了刘禹锡。刘禹锡将其遗著编纂为《柳河东集》,共三十卷,并亲自撰写了序言。
3.风流才子柳永
柳永(?~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初次考进士便名落孙山。失望之余,填了《鹤冲天》词,其中有一句为“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据说仁宗看了这首词后,非常不高兴。柳永第二次考进士,仁宗朱笔一挥,把柳永的名字划掉了,说道:“此人喜好风前月下‘浅斟低唱’,何必还要这‘浮名’?朕就让他去填他的词吧!”
柳永一生不得志,为人又放荡不羁,时间大多都挥洒于青楼之中。他入朝为官后,仍自称为“白衣卿相”,在自己上朝用的笏板上写上“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字样,作为自己进出妓院大门的通行证。由于他风流倜傥,妓女又常因唱他填的词而扬名,所以他极受青楼女子的喜爱。
柳永因词描写艳情、大胆率真,不仅被仁宗斥退,而且亦为当时正统文人所鄙视。当朝丞相晏殊以雍容华贵著称,他很不喜欢柳永的俚俗之语。柳永官场无门,想求见晏殊,暗想彼此都善于填词,或许晏殊会同情自己。二人落座,闲谈一会儿,晏殊问柳永:“近来阁下还常作曲子吗?”柳永答道:“正如丞相一样常作曲子。”晏殊突然变色道:“我虽作曲,但从未有过‘针线闲拈伴伊坐’之句。”柳永自知无法沟通,此后再没去找过晏殊。
柳永年过半百后,才在仕途上有了一点功名,官至屯田员外郎,但仍是北宋著名词人中,政治地位最低下的一个。
柳永的词以《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最为著名。他的词在宋元之际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4.一代奇女子柳如是
柳如是(公元1618~1664年),本姓杨,名爱,后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浙江嘉兴人,为明末名妓。
柳如是10岁时被卖入妓院,学会了写字作画、吟诗作词、弹琴跳舞。她国色天香、美艳绝伦,与“复社六君子”称兄道弟,后来还嫁给了“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钱谦益为妾。
清军入关后,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南明灭亡后,他又当了清朝的礼部侍郎。柳如是为丈夫送行时,穿着大红衣衫,象征“朱”明王朝,令所有在场降臣目瞪口呆。
钱谦益辞官后,柳如是鼓动他一起反清复明,但没有成功。后又打算两人在有生之年修撰《明史》,由于小女儿嬉戏时不慎将剪下的烛芯扔入纸堆中,家中万卷藏书和仅有的一些积蓄悉数化为灰烬,他们只好靠典当为生。钱谦益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两个月后,柳如是因债台高筑、众妻妾抢夺财物而悬梁自尽。
5.柳敬亭 (1587~1670)
名逢春,秦州人。明末著名的说书人。本姓曹,为避仇家而流落江湖,休于柳下,改姓柳。曾入左良玉幕府,良玉败,又游松江马提督军中,终不得志。善说书,使人驻足聆听,乐而忘倦。
地望分布 山东河东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