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知的国粹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名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在京剧形成的初期,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还是把它叫作“皮黄”,“乱弹”等,民国时期又叫“平剧”。而最先把它称为“京剧”的,反而是南方的上海人。 “京剧”一名的最早文字记载,出现在光绪二年二月初七,即公元1876年3月2日上海《申报》的一篇文章里。此后,“京剧”一名逐渐通行全国,虽然后来还曾改名为“国剧”、“平剧”等不同的称呼,但最终“京剧”一名还是在人们的称呼中固定了下来。
清同治六年起,上海的“满庭芳”戏园和“丹桂茶园”就派人北上赴天津、北京邀角。津、京的一些著名演员如夏奎章、景四宝、大奎官、杨月楼等人应邀携艺南下,把北方的京剧艺术传到了上海。上海观众感到非常新鲜,争相前来观赏,出现了所谓“沪人初见,趋之若狂”的局面。 上海观众对这种艺术形式感到新鲜,对它的声腔来源却并不熟悉,由于戏班主要来自京城,所以就笼统地称作“京班戏”。“京班戏”的称呼很快在上海人口中就变得非常自然了。 不久,起名为“南丹桂”、“升平轩”、“金桂轩”等戏园相继崛起,都以“京班戏”为号召,这些戏园吸引了大量观众,沪上人士把这些戏园都称为“京班戏园”。当时有诗描写“京班戏”的盛况说:“一有京班百不如,昆徽杂剧概删除。” 当时这些“京班戏园”,都要在戏园门口或大街上张贴海报,即所谓“招贴”。醒目地大书特书“今日上演京班戏”字样。在这些街头“招贴”中,就开始出现了“京班戏”、“京戏”、“京班”等带“京”字头的不同名字,其含义都是指“京剧”。 光绪二年二月初七,《申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图绘伶伦》的文章,文章中破天荒地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京剧”的字样。 文章的内容,是叙述北京前门一带画铺所绘戏曲艺人画像的情况,特别提到其中徐小香、范松林、时小福等人穿戏装的画像。为了叙述清楚有关为艺人画像情况,文章就顺便介绍了一些京城戏曲的知识,其中有一句说道:“京剧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人始能成班,俗呼为‘台柱子’”。 就是这么寥寥几句话,作者无意中却用了“京剧”这一名字。这并不是因为这个作者有什么创造新词的意识,而是因为在当时上海人的口语中,“京剧”这一词汇已经流行。因为既然上海人口头时常说“京班戏”、“京戏”、“京班”,那么说成“京剧”的可能性也就很大。又因为光绪年间曾兴起“戏曲改良运动”,这一时期人们把从西洋传入的戏剧形式早期话剧称为“新剧”,把我国传统的戏曲形式称为“旧剧”,当时词汇中有一种把“戏”称为“剧”的习惯,所以“京剧”这一名字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的了。 虽然《申报》这篇文章中出现“京剧”一名纯属偶然,但它确确实实是“京剧”首次见诸于文字的记载。
更多姓名实用工具和精彩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