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千年历史的“苟”姓起源 “宁可不上户口,也不让孩子再姓苟”,这句话曾引发网友热议。来自河南郑州一位姓苟的先生,因为姓氏,他从小就被人喊作“小苟”、“汪汪”,直到今日,他依然没能走出姓氏阴影,在妻子准备怀孕的时候,他撂下了这句狠话。 事实上,因为部分姓氏少见,在生活中,常常被人拿来说事,甚至取笑,但殊不知,这些姓氏的背后却藏着许多你所不知的传奇故事,并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如果你还因自己的稀缺姓氏感到不安,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苟姓源出有以下几种来历 ① 黄帝之子得姓者一十四人,其一为苟,见《国语》 。 ②相传舜之后有苟氏,见《路史》。 ③春秋时楚大夫之食邑,以邑名为氏,见《路史》。 ④春秋时晋大夫荀氏之后避难改称苟氏,见《急就篇》。 ⑤苟,草名,有此草长之处多为丰饶之地,居者遂以苟为氏,见《通志·氏族略》。然有人认为此乃无据之俗说。 ⑥北魏时改代北若干氏为苟氏,见《魏书·官氏志》。此为氐人之姓。 ⑦为避宋高宗赵构之名讳,句氏加草为苟氏,见《急就篇》。 ⑧后晋高祖石敬瑭,姓敬者为避名讳,析敬为苟、文二姓,见《齐东野语》。 这里我们仅说说最后一个来源。“苟”姓源远流长,有近千年的历史。在五代十国时期,后唐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夺取政权,改国号为晋,迁都开封。在石敬瑭做后晋皇帝期间,有个姓敬的大臣因为冲了皇帝的名讳,再加上得罪了皇帝的近臣,遭到陷害后被定了罪,朝廷下令让所有的敬姓人改姓“苟”。没多久,后晋被后汉灭了,敬姓族人不用再避讳了,很多改姓苟又改回敬姓。但不久以后,后汉归宋,他们又因为要避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赵敬的名讳,而重新改姓苟。 中国姓氏文化历经了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历史上都有其代表人物,没有高、低、贵、贱、贫、富之分。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姓氏逐渐变得稀缺,人们对它们的了解也越来越少,也有一些好事者在生活中以他人名字取乐。姓氏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个人充分认同自己姓氏中包含的历史,正确看待姓氏文化,并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为自己的名字而自信、自豪,并对他人的姓名表现出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