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的苟先生说,自己的姓容易带来很多尴尬害怕儿子以后被同学开玩笑,他想让儿子改姓“敬” 通过查询,苟先生了解到,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皇帝叫石敬瑭,朝内有个大臣姓敬,冲了皇帝的名讳,再加上这个敬姓大臣在本朝中又得罪了皇帝的近臣,于是朝廷下令改“敬”为“苟”,否则,杀无赦。为免遭杀戮,保留“敬”姓血脉,“敬”姓大臣含泪招来宗族,减“文”留“苟”,改姓为“苟”,并连夜驱散家人逃亡各地。 “请问贵姓?”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多会问这个问题,可长春的苟先生却很头疼。儿子即将上小学,因担心随自己姓会带来各种尴尬,他正琢磨要给儿子改姓“敬”,他能改成吗? 担心儿子被乱起外号 苟姓男子欲让其改姓“敬” 担心儿子上学因姓氏遇尴尬 昨天,苟先生解释,因“苟”与“狗”同音,自己在上小学时就极力避免这个尴尬,那时户籍要求还没有那么严格,担心小孩子不懂事取笑,给起外号小狗、大狗之类,或者叫其它难听的名,家人特意给他学籍上用的姓名是省略姓的,而是直接用后面的两个字,等到了初中,觉得周围的同龄人都年纪长些了,懂事了,才又恢复回来,“但仍不太喜欢向人介绍自己的名字,总是怪怪的……” 现在儿子5岁半了,他准备适龄小学时给他提前改姓,“现在孩子都调皮,万一有同学拿他的姓氏开玩笑,担心以后给他造成心理阴影,跟家里商量后,准备提前给孩子改姓。” 要把姓苟改成姓“敬” 想法说出来,得到全家人的认可,可是改成谁的姓呢?上网查询后,发现了一个最适合的姓———敬。“其实历史上我们本来就姓敬,后来被迫改成姓苟,现在改回来也是理所应当的。” 几年前,河南登封市唐庄乡“苟”姓村民集体求助公安局长,请求恢复“敬”姓,最终成功了。这事对于苟先生来说,是个启发,如果改姓敬,会有一脉相承的感觉,和苟姓又有联系,那真是极好的。 我省的苟姓居民没有成功改姓案例 不过,在咨询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后,对方告诉苟先生,这是不符合规定的,以前从未碰到类似的情况,要向领导申请。 “改姓需要很多手续,不过这个不在允许范围之内……”昨日,记者从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区分局户政大队副大队长丛露处获悉,对于欲更改姓名的公民,如未满16周岁(不含16周岁)要求变更姓氏的,生父母凭借申请书、公证书、结婚证或离婚证、双方身份证同时去派出所办理,可是,改成父母或继父母以外的其他姓,法律上原则上就是不允许的了,此前他们这里也从未有人提过此类申请。 “如果想要改姓,就必须经过特殊的审批程序,这涉及到法律问题,要特事特办,一个两个人属于个案,据我了解,我省没有苟姓市民成功改姓……”省公安厅的相关人员介绍。 变更姓名后身份证件全部失效 对于其他要改姓的人员,也提个醒,变更姓名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烦琐事,群众要有心理准备,要考虑清楚,这可不是一件只改个名字那么简单的事,尤其是成年人,一旦改了姓氏,原有证件比如身份证、毕业证、工作证就要全部失效,必须重新办理,而以前办理的银行卡、保险、医保卡等也必须更改,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 新文化记者[] 闫硕 延伸阅读:苟姓起源 苟,姓氏之一,多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姓氏来源说法不一,较为常见的说法是:出自黄帝(姬姓)、舜帝(姚姓)的后人姓氏。西汉元帝时(前48年―前33)史游所著《急就篇》以63字为一章。第一章列举了132个姓,单姓加两字、复姓加一字成三字句,其中便有苟姓的记载:“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苟贞夫,苗涉臧。田细儿,谢内黄......”表明在秦汉时期苟姓已为当时常用姓氏。《急就篇》比写于北宋初年的《百家姓》早1000年,而汉时期的疆域比北宋时期的疆域大俩倍,其涵盖的姓氏更广,这就是在《百家姓》里没有苟姓的主要原因。 苟(gou,轻声,圆通韵)姓源出有八: ① 黄帝之子得姓者一十四人,其一为苟,见《国语》 (6,12,17)。 ②相传舜之后有苟氏,见《路史》(60,62)。 ③春秋时楚大夫之食邑,以邑名为氏,见《路史》(17)。 ④春秋时晋大夫荀氏之后避难改称苟氏,见《急就篇》(11,21)。 ⑤苟,草名,有此草长之处多为丰饶之地,居者遂以苟为氏,见《通志·氏族略》(11,12,60)。然有人认为此乃无据之俗说(26)。 ⑥北魏时改代北若干氏为苟氏,见《魏书·官氏志》(7,12,17,60,70)。此为氐人之姓(242)。 ⑦为避宋高宗赵构之名讳,句氏加草为苟氏,见《急就篇》(11,60)。 ⑧后晋高祖石敬瑭,姓敬者为避名讳,析敬为苟、文二姓,见《齐东野语》(17,21,60)。 宝宝起名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