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屠场》罗斯福吓成了素食者屠场(美) 辛克莱著溥 景山译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0年1月20世纪初,美国在城市化与工业化急剧发展之下,也曾面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打动一个男人,先从他的胃开始,西奥多·罗斯福亦不能免,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场》就是这样打动美国千千万万公众,掀起一场屠场革命。 厄普顿·辛克莱生于1878年,从少年开始以稿费为生,体会下层辛酸与社会黑暗,他的早期诸多著作题材均是来源于此,比如《屠场》、《煤炭大王》、《石油》、《波士顿》等等,大多指向政治腐败与经济垄断。 上 世纪40年代,他曾以发表技巧颇为成熟的《龙齿》获得普利策小说奖,最早他写作《屠场》,是为了揭露肉厂工人的悲惨生活,以打击“工资奴隶制度”。尽管如 此,现在我们仍旧谈论厄普顿·辛克莱,更多是在谈论《屠场》,但并非其中的文学特质,而是其人其书引发美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屠场 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在这里,主人公庆幸自己首先不是一只猪,因为在冷酷的资本主义逻辑下从人到猪的尊严都被剥夺到底线,“在这里,他们不浪费任何东西, 他们把猪身上所有的地方都派上用场,除了猪叫声。”最最惊悚的地方则在于最终的产品,在“五香火腿”、“红焖松鸡”、“红焖火腿”的炫目名词包装之下,实 际来源是腐烂得再也不能派任何用场的臭肉,连同地面铲起的渣滓一道,用来制成罐头,或者剁碎制成香肠,甚至已经生霉发白没人买又运回来的食品,用硼砂和甘 油处理之后,又作为原料重新制成正品,“从腌肉车间里取出的猪肉常常发酸,就搓上苏打粉,去掉酸臭味,经过化学处理,需要什么颜色、什么香味、什么味道就 能有什么颜色、什么香味、什么味道,然后卖到自助午餐柜台上去。” 现实比更真实,《屠场》一切细节与故事均来自厄普顿·辛克 莱的切身体会,据说他为此曾经在芝加哥的肉联厂里和工人们一起生活了七周。当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阅读到这些章节时,正在吃早餐的他“大叫一声,跳起来,把 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甚至,从此传言总统变为一位素食主义者。 故事 并没有完结,正是因为这些栩栩如生的传神细节,美国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神经被全面挑动。小说从写作到出版都遇到了托拉斯企业的不断抵制,厄普顿·辛克莱把 小说连载在《寻求真理》杂志后,一度把该杂志的发行量提高到了17.5万份。随着关注度不断升温,舆论大乱,一方面是肉类工厂大呼恶意中伤,一方面则是厄 普顿·辛克莱们不断证明,最终催生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直接影响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客观地说,厄普顿·辛克莱并不是第一个揭露肉类加工黑暗,但 是他却在必要的时机以必要的方式触发了一场必要的革命。站在大时代来看,这也是美国“拍粪运动”大潮的镜像。20世纪初的美国,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急剧发 展之下,各种社会矛盾与阶级冲突在所难免,积累到一定程度,通过媒体监督与公众参与、政府介入的形式最终得以逐渐化解。 对比我们 的生活,从地沟油到结石奶粉,戕害从成人到孩子,无须列举种种劣迹,国人自当明白每日饮食背后的惊悚真相,这是太平年间,却令人质疑基本的安身立命也成为 奢望。有人戏谑,如果厄普顿·辛克莱来到中国,恐怕到死也不缺素材。但是也有希望。回望不到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儿童权益仍待保护,妇女投票更是遥不可及, 大众的不满情绪也曾喷涌不休。然而只要向善而行,社会可以渐进变化。即使是寻常屠场,也可以掀起一场风暴。 《看《屠场》罗斯福吓成了素食者》由资料整理与编写,转摘请注明出处。 |